研发一批主题化、时尚化精美菜品。注重对新菜品的研发及推广,不定期组织厨师、糕点制作师、食品工艺师们外出学习考察,鼓励从菜品技术层面的香、味、养、质,菜品配饰方面的形、意、器、色,满足顾客新意、温度、速度等方面需求等三个层次入手,结合自身的技术特长和对烹饪技术的偏好,设计出具有特色化、时尚化的缙云创意菜品。借助“丽水味道”美食集市、“缙云爽面”烹饪大赛、浙江•丽水茭白节烹饪比赛等活动载体,每年推选出3-5道创意菜品,扩大缙云美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建设“缙夜留宾”特色住宿
打响“丽水山居—缙云乡墅”民宿品牌。紧扣“大花园”建设目标,围绕“丽水山居-缙云乡墅”品牌建设,努力打好“生态牌、文化牌、乡愁牌”,不断做大做优农家乐民宿产业。通过培育一批“小而美”精品民宿,培育一个农家乐综合体,培育一系列创意“伴手礼”产品,培育一条农家乐民宿产业集聚带,开展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全面助推缙云乡村休闲旅游的大发展。通过大力推动民宿合法化经营、全力完善治安管理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完善农家乐民宿自律服务组织建设等措施,使“缙云乡墅”具有更加规范的体系标准。
加快建设星级酒店、网红酒店、主题酒店。针对当前旅游市场“为一间房,赴一座城”趋势,加快建设网红酒店、主题酒店、精品民宿、集装箱酒店等特色酒店,突显缙云文化特色。主动引入高星级品牌酒店,推动经济型酒店发展。在仙都景区及周边区域建设影视基地,完善配套设施。充分挖掘黄帝文化养生内涵,持续深化“长寿之乡探秘”,将黄帝养生文化有机植入旅游产品中,开发养生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民宿等。
发展一批亲近自然的户外休闲营地。通过帐篷露营和经典驴道体验相结合的模式,向广大游客及广大户外爱好者展示健康、时尚的新型旅游住宿方式,培育缙云驴道旅游新品牌,使其成为全域旅游的缙云新名片。通过打造房车、木屋、树屋、帐篷、集装箱、水景篷房、气泡房等不同住宿形式,设计球型、尖顶、人字顶、多边形等多种形态,给游客及户外爱好者带来特色体验。
(四)开发“缙情有礼”特色商品
培育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充分发挥缙云“五彩”农业产业优势,培育杨梅、茭白、黄茶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满足公众对安全优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建设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购物市场,积极促进生产与市场有效衔接,促进优质优价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在旅游景区、旅游集散中心、交通集散区、历史文化街区、城镇商业街区等游客密集场所增设缙云名特优新农产品销售点。做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申报工作,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管,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打造一批独具创意的文化旅游商品。依托缙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环境特色,经过研究、提炼、设计和创作,把黄帝文化、婺剧文化、石头文化、仙都风景等元素植入旅游产品,设计形式多样的竹木制品,木雕、根雕作品,或剪纸作品,使游客既能领略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缙云风采,也能受到传统文化熏陶。文创商品可借助缙云笕川电商一条街、浙西南古玩文化创意街区、仙都景区轩辕文化街等特色文化街区,进一步对外展示与销售。
上线一批高附加值电商旅游产品。对有发展潜力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支持开发具有个性化、品质化、场景化等高附加值电商旅游产品。借力浙江“丽水山耕”营销网络,规范建设村级电商网点,鼓励企业赴杭州、上海、合肥、天津等城市参加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促进缙云优质农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等成功上线京东、天猫、顺联动力等电商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协同营销体系。联合经商局、文化传媒公司和电商公司,深入推进“缙云县百名村播达人培育计划”,培育缙云本土主播,助力缙云产品驶入互联网的“快车道”,使更多缙云产、缙云造特色商品通过“电商+旅游+特色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五)完善“缙云畅游”特色交通
构建“1+3+N”旅游集散服务体系。一级集散中心为缙云西站旅游集散中心,依托高铁站及广场、客运站带来的便捷内外交通环境,以旅游集散、综合服务、交通换乘为主要功能,完善集散系统、咨询系统、票务系统、导游系统等设施和平台,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二级集散中心为仙都旅游集散点、壶镇旅游集散点、舒洪旅游集散点三大集散点,建设停车场、旅游厕所、餐饮等设施,主要提供旅游活动的介绍咨询、购物等服务。旅游咨询服务站(点)主要建设在其余旅游重要乡镇、高速服务区、景区景点和景区村庄等,发挥中途停靠和旅游咨询功能,形成环境优美的生态型旅游休息站。
推动全域旅游导览系统建设。分别在主入口地标、重要道路节点、重要乡镇村旅游点、重点景区内设置具有缙云特色的全域旅游导览标识系统,完善景点解说、景点历史、风光展示等标识牌及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休闲街区、旅游餐厅、旅游饭店、购物中心、公共卫生间、停车场等公共场所的旅游服务标识系统,设置标准化的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导向标识、平面示意图。在重要节点路段,设置能凸显缙云特色的创意雕塑、景观小品等,让游客感受缙云文化旅游魅力。在全县范围内增强文明标语标识建设,营造文明发展氛围,促进城市游客文明出行,为缙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助力。
打造美丽公路的“缙云样本”。按照“因地制宜、崇尚自然、安全可靠、科学合理、节约集约、生态环保”的美丽公路创建理念,结合当地地域文化、新农村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注重绿色和谐,不断提升公路文化品位,铸就美丽公路之魂,打造美丽公路的“缙云样本”。把路与景结合起来,借路造景,建设“一路一特色、一路一风景”的美丽交通线,通过联动相关乡镇,加快建设美丽公路的步伐,创出经济发展新通道,推动农民增收取得突破性进展。
(六)设计“缙云秘境”特色游线
1.主题旅游游线
景观观光游线:①仙都景区一黄龙景区一笕川花海一河阳古民居;②壶镇老街—壶镇羊上滑翔伞基地—大龙门景区一岩下石头村;③小仙都农业观光园景区一仁岸景区一岩门景区;蛟龙大峡谷一大洋山景区。
红色文化体验线路:①壶镇老街—燕翼小学—黄弄坑—三溪红色之旅;②新建镇红荷驿站—西青头—雪峰山红色之旅;③双溪口乡古树公园—金岭—大源镇江西山后秘密交通线红色之旅;④缙云老城—型坑畲族村—黄龙景区—河阳古民居—仙都景区;⑤詹山状元村—雅宅村—兆岸村—仁岸村—岩门上官坑村。
生态避暑线路:①仁岸村—蛟龙大峡谷—大洋山景区;②大龙门景区—岩下石头村—三溪天门坪漂流;③岩门景区—普化源漂流—柿坑大峡谷。
运动休闲游线:壶镇羊上滑翔伞基地—三溪天门坪漂流—猛峰尖汽车越野基地。
2.旅游时间游线
一日游游线:①仙都景区—笕川花海;②黄龙景区—河阳古民居;③壶镇羊上滑翔伞基地—大龙门景区。
两日游游线:①仙都景区—黄龙—笕川花海—河阳古民居;②仙都景区—仁岸景区—蛟龙大峡谷—岩门景区;③壶镇羊上滑翔伞基地—大龙门景区—岩下石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