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非遗研学旅游线路
龙泉宝剑厂——青瓷博物馆——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宝剑小镇——上垟镇中国青瓷小镇——宝溪乡溪头村
龙泉宝剑厂——青瓷博物馆——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宝剑小镇——查田镇——小梅镇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公园遗址
两条线路皆以龙泉市区为起点,以白马畈枢纽为分岔口,前者沿龙浦高速向西行驶,途经上垟镇中国青瓷小镇,最终抵达宝溪乡溪头村;后者继续沿长深高速南下,途经查田镇,最终抵达小梅镇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公园遗址。两者皆以“青瓷宝剑”文化为核心,关联“不灭窑火”体验活动,旨在打造非遗研学深度体验旅游线路。
(二)综合精品旅游线路
1.城区精品游线路
青瓷博物馆—青瓷文化产业园—沈广隆剑铺—宝剑小镇—青瓷宝剑苑—城市文化客厅—凤凰山—披云桥—留槎洲景区—九姑山—龙渊公园—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樟树下—上茶街—棋盘山—瓯江壹号码头—崇仁寺—龙泉宝剑厂—双益菇业、龙泉三宝—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青瓷博物馆
该线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旅游公交专线为依托,串联城区高品质景区、公园、广场、街区等场所形成一条环形线路,包含观赏、购物、饮食、体验等功能,打造市区精品旅游线路。
2.历史人文风情游线路
安仁镇——青瓷博物馆——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文化客厅——宝剑小镇——八都镇——竹垟畲族乡——中国青瓷小镇——宝溪乡溪头村
该线路总体为东西走向,充分融合了“美食、青瓷、宝剑、红色文化、少数民族、自然生态”等资源,线路业态丰富,形式多样,“十四五”期间,可以沿线布置新兴项目,提升线路品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3.生态康养游精品线路
住龙镇——阅读小镇——瓯江绿道——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浙江双益菇业工业园——兰巨乡仙仁村——龙泉山景区——百山祖国家公园
该线路总体为南北走向,结合了红色文化、青瓷宝剑文化、长寿文化等资源,将文化、自然风景、传统节庆充分融合。未来在此沿线可以开发高品质活动项目,打造区域内部精品旅游线路。
(三)跨区域联动文旅线路
1.高品质景区游线路
仙都风景名胜区——古堰画乡景区——云和梯田景区——宝剑小镇——中国青瓷小镇
该线路聚集于丽水市内,大致沿G25高速公路呈东北-西南走向,交通便利。沿线多高品质旅游景区,将“仙都-古堰画乡-云和梯田”经典线路扩展延伸至龙泉宝剑小镇、青瓷小镇,注入更加丰富的文化元素,形成一条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兼具的高品质文旅线路。
2.自驾精品游线路
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江南丙察察——王村口红色古镇——龙泉住龙镇——宝溪乡——青瓷小镇——宝剑博物馆——尊龙街——云和梯田景区——雾溪乡畲族民俗体验中心——莲都区魔幻菇林——古堰画乡——新屋红色营地——缙云仙都——岩下石头村——三溪乡越野基地
该线路串联遂昌、龙泉、云和、莲都和缙云五地,以丽水山路为依托,迂回曲折,有“浙西南川藏线之称”,“十四五”期间,应重点提升线路沿线景观,适当增加观景点、打卡点,提升线路观赏性。
第八章 高品位提升配套服务,促进文旅体验新升级
一、延伸“三馆”服务区域,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一)拓展“三馆”服务网点
建设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加强村(社区)及薄弱区域的公共图书借阅服务,推进县域内公共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和一体化服务,整合农家书屋资源。图书馆业务实现自动化管理,加大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通过VPN专线将文化信息资源传送到基层服务点。推进网格化、全天候公共阅读服务,到2025年,在城区建成4座24小时图书馆。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建设数字文化馆,在机关、学校、大型企业等推进“文化驿站”建设,到2025年,建成15家“文化驿站”,开展文化宣传,组织讲座、学习及交流等活动。在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建1个非遗博物馆。
(二)优化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整合文化礼堂、文化活动室等资源,在重点社区、农村、乡镇建立不少于3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丰富文体活动中心内容,适当开发文化展示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健身房、舞蹈房、音乐房、室内运动房等功能区块,使之具备演出、展览、科普、广播、阅读、影视、信息共享、体育健身等功能。
(三)构建公共文化线上管理体系
依托省级智慧文化云建设项目,根据“艺术、文物、非遗、公共服务”四类,梳理核心业务流程,上传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非遗馆、美术馆、艺术剧场等场馆运行数据,配合建立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模型。依托浙江省文物资源综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龙泉市文物资源知识库,收集行业数据、部门数据、社会诉求等信息,实施文物数字化保护共享工程。依托省级文化艺术数媒服务系统,整合剧团、艺术人才、创作人才、艺术作品等数据资源,推进文化艺术产业“上云、用数、赋智”。
二、提升旅游配套质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一)食宿配套服务规划
1.打造特色餐饮体系
培育绿色健康美食。做大安仁鱼头品牌,深度融入乡村旅游体系,力促成为龙泉美食标签。充分发挥龙泉高山地形特色,培育高山有机蔬菜,打造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健康有机的食品品牌,开发菌菇宴菌菇火锅等美食体系,培育扶持野生蜂蜜农场,扩大产量,形成龙泉特色品牌。对接“诗画浙江•百县千碗”旅游美食数字化服务系统,录入“龙泉十碗”数据资料。
美食环境景观化。统一规范就餐环境,注重生态卫生。依据餐饮卫生标准制定本地餐饮标准,严格把控用餐环境,内外部环境美化,融入青瓷、宝剑、红色等文化元素,营造特色文化氛围。融入餐饮特色元素和餐饮故事,提供情境化、有格调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用餐环境。
培育多种类餐饮业态。根据不同消费水平、需求和偏好,构建类型多样、种类齐全、风格不同的餐饮体系。在各大景区周边及度假区内,结合景区特点,培育特色主题餐厅,在装修设计、餐饮服务、营销推广等方面植入景区主题;培育本土化餐厅、特色餐馆、农家乐等物美价廉、经济实惠的餐饮体系。
2.培育多元住宿体系
提升酒店品质。“十四五”期间,通过引进或精心培育三家五星级酒店,多家高星级酒店,打造高端酒店群。全面升级酒店服务质量,在酒店中融入龙泉特色文化,提升接待水平以满足大型会议、高端商务、会展等活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