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北部先进临港工业岛群。以岱山岛为核心,包括大小长涂、秀山、衢山等岛屿。重点发展船舶修造、临港装备制造、石化配套等产业,形成“十四五”北部临港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
岱山现代临港产业基地。重点依托岱山工业园区,以临港工业、临港物流、海洋生物为特色,采用“园中园”发展模式,重点打造绿色园区、船舶与海洋工程园区、海洋生物园区和大宗商品加工交易园区,建设具有明显特色的海洋经济产业园区。高水平建设东沙汽船配特色小镇,打造东沙汽船配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大小长涂临港产业岛。着力推动小长涂岛以船舶修造、海洋工程装备为主的临港装备制造产业提升,科学谋划双剑涂围垦区块临港产业项目,推动大长涂岛整体开发。
秀山海工装备岛。以惠生海工、常石造船项目为依托,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造现代化临港装备制造基地。
衢山邮轮修造岛。依托豪华邮轮修理基地项目,大力发展豪华邮轮修改装修理、船舶与海洋工程改装建造等产业,打造中国领先的邮轮修改装基地。
3.南部先进临港工业岛群。以六横岛为核心,包括虾峙岛、东白莲岛、金钵盂岛等岛屿。重点发展船舶修造、临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形成“十四五”南部临港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
六横岛。积极发展大吨位、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船舶修造业,延伸构建船舶修造关键零部件制造产业链,积极引领船舶工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现代化综合性临港产业岛;大力推动中石化LNG、浙能LNG项目建设,打造LNG登陆中心及LNG产业集群,发展海上风电、氢能源、光伏发电等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打造清洁能源岛;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为方向,积极培育风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材料、燃料电池等产业,打造智能制造岛。
虾峙-东白莲-金钵盂。以高端板材制造基地项目为核心,进一步引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船舶修造、能源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打造普陀南部临港工业基地。
(三)形成若干特色功能岛与产业集聚平台
1.特色功能岛
长白船舶修造岛。长白岛规划打造成为定海工业园区延伸发展区,重点依托现有船舶修造、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设产研一体的船舶装备生产基地。
大洋山进口加工贸易岛。利用大洋山特色区位和良好港口条件,积极承接小洋山的加工功能,加快谋划布局进口加工基地,做大做强进口加工贸易。
朱家尖航空产业园。根据“一园两区”的方式协同布局,朱家尖岛作为飞机制造园区,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零部件制造园区,主要规划整机制造、大部件与系统集成、附属制造、运营保障、文创科教和现代服务等产业。
2.重点产业集聚平台
发挥国际粮油产业园、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普陀海洋生态创新谷等现有平台功能,推进相关制造业集聚;积极谋划甬舟产业合作区、沪舟海上合作示范区等产业集聚平台,加速形成一批极具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未来产业园,打造集高新产业、科技研发、商务办公、生态环保于一体的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制造业小微企业园、产业综合体、海洋科技创新岛、创新创业基地等。
五、主要任务
围绕“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安排,重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重大项目引领、培育市场主体、加快数字创新赋能、提升资源利用水平、优化升级重大平台等六大举措,全面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实施工业强基2.0版,组建各类产业发展基金,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布局,梳理一批强基项目,建设项目储备库。实施研发投入“三年倍增计划”,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设立研发机构,实现研发活动、发明专利全覆盖。发挥创新型领军企业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中的头雁效应,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以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重点,强化“产学研”结合,针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组织科技攻关。围绕海洋新能源装备、海洋观监测设备、应急救援装备等重点领域整机的配套需求,重点开发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强度、智能化整机或基础零部件。绘好产业、人才、服务“三张地图”,加大智能制造领域引资引智力度,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年均引进落户制造业类“5313”企业15家以上,年均引进创新型人才(团队)8个以上。到2025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0项以上,打造形成石化新材料、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智能装备四大区域性产业创新高地。
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聚力打造绿色石化与新材料、船舶海工、海洋生物、海洋电子信息4大标志性产业链,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提升产业链水平。实施断链断供替代行动,推动建立同准备份、降准备份机制,完善技改补贴机制,鼓励企业推进原材料、零部件、加工设备、检测仪器、控制系统、设计软件等国产化、多元化,支持企业开展国内外合作并购。深入推进甬舟、沪舟产业合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在省内、长三角和全国的协作配套,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新机制。强化靶向招引,绘制重点产业链精准合作图,建立产业链补链延链项目库,深挖智慧招商红利。到2025年,4大标志性产业链重点领域基本建立安全可控的技术体系。
构筑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引进和建设一批高端化工品和精细化工项目,打造高端绿色石化产业链,培育海洋生物创新研发企业,提高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水平。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抓好船舶修造、螺杆、水产加工行业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围绕研发设计、检测检验、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共性需求,着力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完善试验验证、计量、标准、认证、信息服务等基础服务体系,大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水平。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制定海洋领域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指导目录,加强军工技术成果吸纳和产业化步伐。
(二)抓好重大项目引领
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资。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招商机制,深化实施“一局长一项目”行动,聚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现代船舶、海洋生物、海洋电子、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根据产业鱼骨图、招商图谱,梳理出一批目标企业库,编制项目清单,做好项目谋划,开展全产业链招商。深化与上海、宁波等长三角城市战略合作对接,实现产业化合作,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税收贡献大、人才吸附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落地一批重大项目。适应国内外产业发展新变化和新要求,加强产业发展方向分析与跟踪,全面对接世界石化龙头企业,积极开展鱼山绿色石化基地开展三期项目全球招商;绿色石化产业拓展区秉持“协同开发、梯级联动、布局优化”原则,加快落实一批符合区块功能定位的重大产业项目。围绕海洋智能装备、氢能源、太阳能光伏等未来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一批对于全市未来制造业发展具有强大产业带动效应和重大支撑作用的产业项目。
抓好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库,按照招引项目、落地项目和储备项目,分类抓好项目推进。强化项目落地协调力度,以突出问题协调解决为导向,优化企业服务,为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按照“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推进计划”的要求,全程为项目落地建设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全力做好资源整合、要素保障、人才集聚、基础设施配套工作,着力推进绿色石化三期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