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龙游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创新。目前,龙游“三农”各方面工作都有亮点,但亮点不是特别突出,缺乏标志性成果。全县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城市的人才、资本和消费下乡缺乏有效的政策导向,财政支农资金重点不够突出,缺少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三农”领域的更有效办法。

  第二章 机遇挑战

  “十四五”到2035年,龙游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全县乡村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面临新要求、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新要求

  一是新征程提出新要求。根据十九大报告明确的发展战略安排,2021年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全县上下要认真落实浙江省委和衢州市委决策部署,努力扛起使命担当,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这对全县乡村如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新格局提出新要求。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潜力和后劲在“三农”,“三农”战略后院作用进一步凸显,对全县“三农”工作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拓新市场、培植新价值提出新要求。

  三是新定位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浙江“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龙游县作为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对全县“三农”工作如何确立新目标,如何在建设“重要窗口”中体现龙游担当,在全省走前列当标兵、提供更多经验、贡献更多力量提出了新要求。

  四是新目标提出新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了浙江率先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新目标,对全县如何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县提出了新要求。

  五是碳达峰提出新要求。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中国减碳新目标和愿景,这对全县农业农村领域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出了新要求。

  二、新机遇

  一是“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一批重大国家战略深化实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加上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平台”建设,龙游在全省的农业基础、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等优势进一步彰显,将为龙游放大优势、补齐短板,给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二是龙游作为衢州东大门“桥头堡”,“两廊三环四路、三站一枢纽”综合交通格局正在加快形成。随着龙游港的开通,龙游正式进入通江达海时代。衢宁铁路已经建成,龙游南站正式开通运营。沪昆铁路龙游站已完成站房改造,并于2021年6月28日重新开放。杭衢高铁正在建设,龙游北站建成后到杭州西站只需35分钟。衢丽铁路即将建设启动。加上在县域范围内均匀分布的4个高速出入口,龙游任何一个乡镇15分钟内都可以上火车、上高速。届时“四省通衢汇龙游”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龙游在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发展中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物流优势进一步彰显,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给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三是5G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十四五”时期必将给三农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农业大数据正由技术创新向应用创新转变,农业丰富的数据类型,与应用场景不断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应用创新层面的大爆炸。而5G也将为农业带来海量的原始数据,不断推动种植技术智能化、农业管理智能化、种植过程公开化、劳力管理智能化,未来农业将会更加智能、更加精准。目前,龙游昌龙、龙游神坞、龙和渔业等一批主体正在加快建设数字农业工厂,为全县深入实施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四是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不仅仅是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而是强调吃得更有营养、更加安全。特别是新冠疫情后消费者将更加关注于食品安全问题。随着城乡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升级,消费者会进一步弱化对食品价格的关注度,对“三品一标”等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必将进一步增加。龙游黄茶、龙游发糕、笋干、高山蔬菜、有机米等一大批农产品越来越受杭州、上海、宁波等大都市居民的喜爱,这就为“十四五”时期龙游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五是全民旅游时代正在来临,城市居民生活观念改变和老年群体数量增多,休闲旅游和养生养老服务需求将有较大增长,这就为龙游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和养生养老产业提供了良好契机。龙游“诗画风光带”逐渐成为周边百姓出游的首选,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要素与农业农村加速融合。

  三、新挑战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国内面临较大的输入性风险,整个国际形势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给全县“三农”生产保供等带来新挑战。

  二是农业发展内外环境欠佳。中美之间全面竞合将成为贯穿“十四五”时期甚至更长时间,这将给国内相关农产品生产带来压力。多种因素叠加,水稻等种植效益明显下降,全县农户种粮积极性受到较大挫伤。此外,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困难。受“大棚房”整治和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影响,以农业基地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农业用地很难符合设施农用地审批要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有所减弱。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巨大。前期,全县大力实施禁养区、限养区政策,且受非洲猪瘟影响,畜牧业发展严重受限。随着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水产养殖企业也面临养殖尾水治理新要求。同时,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肥药双控要求,倒逼粗放型种植模式淘汰。另一方面,根据全省环境保护的要求,龙游交接断面水质须保持Ⅱ类水质以上,对全县养殖容量和空间约束性很强。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社阳水库、洪畈水库、高坪桥水库等水库,全都位于南部一带。受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政策制约,南部沿山一带畜牧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许多招商引资和社会发展项目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而难以落地。

  四是农业发展后劲有所不足。首先,大量优质耕地被征用占用,而新补充耕地质量亟需提高。其次,由于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和减税降费政策叠加,全县财政增收困难加大,收支平衡压力不断增大,财政对三农发展的扶持力度能维持当前水平就已不易,预计未来难以有效增加。第三,三农发展人才较为短缺。农技人才青黄不接,市场化运作的各类农技服务主体发展较为缓慢。农业兼业化和种养殖业主体老龄化、外地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五是农业风险防范困难重重。市场风险难以把控,自然灾害风险影响巨大,生物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政策风险无所适从,食品安全风险时有发生,给全县“三农”可持续发展带来新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4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