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浦江县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

  生物医药:重点加强精品膜过滤浓缩工艺、微生物连续发酵、新型高效酶催化、液膜分离生化提取、结晶纯化、真空冷冻干燥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培育发展临床急需、供应短缺、疗效确切、专利即将到期的消化系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抗感染、解热镇痛、高发性免疫疾病等治疗领域的“首仿、高仿”药品制剂。

  2.聚力提升四大主导产业

  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大水晶、制锁、绗缝、服装四大传统主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智能化改造、品牌建设和领军型企业培育进程。围绕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需求编制技术攻关清单,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围绕重点发展方向,积极承接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遴选技术攻关团队,提升科研攻关的精准性、高效性。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业务场景,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等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四大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改革构建全新产业生态,全力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实施品牌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开展“浙江制造”品牌认证,支持优势品牌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带动区域产业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提升。

  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水晶:针对浦江水晶产品链和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着力突破水热温差法生产技术、新型节能环保型熔炼技术、石英表面改性及功能化技术、多层减反射(AR)涂层技术等关键技术,推进产业从冷加工切割打磨为主向热加工延伸,重点开发一批新型水晶原材料,积极发展光学水晶、医疗水晶等,推进浦江水晶行业向价值链和创新链高端攀升。

  制锁:加强三维码螺栓自锁锁芯技术、无源空转锁芯技术、新型防拉断可换锁芯技术、自适应前罩锁定位技术等关键技术以及全自动钥匙铣齿机、叶片锁芯全自动组装机等先进装备的研发攻关和产业化应用,重点发展感应锁、指纹锁、数码锁、音控锁等各类智能锁具,配套发展锁具面板、锁体、电路板(芯片)、密码按键、指纹头模块等核心组件。

  绗缝:加强新面料和填充物等纺织新材料研发,加大水洗、针刺棉加工等技术改造,加大针刺棉除尘工艺技改力度,推广应用先进生产设备,建立数码印花、植物印染等绿色染整连续加工车间,推广应用高效、低能耗、柔性化的自动化缝制单元、模板自动缝制系统、智能化配色及工艺自动管理等绗缝装备和专用软件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以提升绗缝产业的质量效应、品牌效应、创新效应、集聚效应为重点,汇聚专业领域高端创新要素,全力打造浦江绗缝家纺产业“升级版”。

  服装:强化“设计+”赋能,着力增强企业设计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大力推广使用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的三维服装建模、无缝拼接、整烫定型、针织物疵点机器视觉检测、高速数码喷墨印花等先进生产工艺和辅助管理系统。促进智能制造、“互联网+”与传统服装工艺全流程的深度融合,探索发展小批量、柔性化量身定制服装。

  3.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围绕粮食、山地蔬菜、水果、畜牧、茶叶等优势农业产业,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经营理念和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和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强化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围绕重点领域推进农产品新品种选育、绿色生态种植养殖、农产品深精加工利用、农业生物制造、智慧农业等,推进农业创新发展。研发推广现代农业装备、智能牲畜养殖装备与设施,推广智能温室、微灌工程、立体栽培等节能降耗、节本增效的设施农业先进技术,推动农业与智能制造技术交叉融合发展,促进数字农业的发展。

  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发展方向

  现代特色农业:加强农产品新品种选育,围绕水稻、山地蔬菜、香榧、葡萄、黄桃、茶叶等领域,引育若干优质、多抗、适合机械化操作的新品种;开展绿色生态种养殖,重点开展土壤改良、新型肥料研发、营养精准供给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农产品深精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生态绿色发展,推广应用酶制剂、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新型生物肥料等;提升农业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结合智能感知技术构建农业疫情监测体系。

  三、重点任务

  (一)高水平推进科创平台能级提升

  1.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利用浦江最具区位和生态优势的核心区域,补齐科技创新最关键短板,大力推进浦江科创港建设,集聚省内外优质创新资源,打造集一站式创新创业、生态宜居功能于一体的“三生融合”新地标。探索建立浦江应用技术创新联合研究院,整合集聚杭电浦江微电子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浦江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现有科创资源,积极引进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上海理工、长春光机所、东华大学、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等国内知名院校高端科创资源,探索“研究院+产业基金+成果转化基地”的新型科研组织方式,打造集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创意设计、品牌塑造于一体的科创综合服务平台,引领浦江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

  2.搭建融义接杭创新合作平台

  以打造杭州、金义两大都市圈交汇节点城市为契机,推动建立“融义、接杭、联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围绕浦江高铁小镇“接杭”增长极建设,充分发挥浦江(杭州)科创中心“科创飞地”作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疗等重点领域,批量承接杭州开发区产业集群式、整链式转移,实现“在杭研发孵化,到浦产业转化”的创新发展格局,力争建设浦江对外发展的“金名片”和新兴产业集聚高地。抢抓浦义同城战略机遇,以黄宅“融义”增长极为重点,谋划建设浦义同城产业融合园,主动承接义乌优质产业溢出,推动传统主导产业跨越式发展,拓展太阳能光伏、LED、高端机电、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智能化生产制造基地。

  3.建设覆盖全域的产业创新平台

  依托科技孵化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发区二期建设,构建完整的“孵化-加速-产业化”接力式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打造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产业转型示范基地,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支持农业科技园区与涉农高校、研究园(所)共建联合体,构建农业创新创业载体。推进华为战略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发展信息电子、高端装备、科技孵化等智能制造产业。谋划推进接纳承接杭州城西科创走廊溢出的科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檀溪科创谷。建设国际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打造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和产业加速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平台。聚焦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切实需求,建设高梅山科技孵化创业园,打造涵盖办公空间、配套基础设施、政策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高标准打造浙江省浦江水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完善提升时尚创意设计、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研发、商贸物流、展览展示等一站式功能服务。提升县化纤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运营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到2025年,新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4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