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浦江县财政发展“十四五”规划

  (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一是推进乡村产业提升发展。落实乡村振兴奖补政策,支持数字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智慧化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支持质量强农绿色兴农,优化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产业发展集群,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促进农民高质量增收。继续支持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训力度。三是持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落实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支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有序开展“厕所革命”,持之以恒推进村庄环境治理,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四是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保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引导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投入。深化财金合作协同支农机制建设,继续推进“惠农贷”工作。

  (五)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落实美丽浦江建设目标任务,以坚持生态优先、聚焦绿色转化、强化创新驱动为重点任务,为更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坚持县域治理现代化建设,从财政政策支持、资金绩效监管等方面着手,研究制订相应体制机制创新举措。根据目标导向,选择绿色转化主旨契合度高、对绩效目标支撑度强、能落地、见效快的重点项目,推进财政管理、生态保护、绿色转化三效合一。

  二、聚焦为民理财,保障民生事业发展

  (一)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一是完善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两个只增不减”目标,统筹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二是加大民办教育扶持力度,创新教育服务提供方式,积极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教育服务。三是积极贯彻落实《浦江县推进教育现代化十大行动方案》,努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支持文化浦江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文化精品普及、文艺人才培养等领域的财政投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二是完善财政投入机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发展项目和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提高财政资金投入效率。三是统筹分配文化旅游体育发展专项资金,优化绩效考核目标,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事业融合发展。

  (三)支持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力度,深化医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全县卫生资源,科学布局县域医疗机构。二是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提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应对能力。三是推动县级重点医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四是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医药现代化和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惠及全县人民的大卫生、大健康格局。

  (四)支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是支持更健全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社会慈善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二是支持更完善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省级统筹统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稳步跟进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以及被征地农民、土地流转农民衔接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三是加大生活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机制等社会福利救助体系,通过提供教育基金、教育贷款、就业援助等多种形式,增强生活困难群体的内生发展能力。四是支持城乡养老服务统筹发展体系,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推进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和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三、完善体制机制,激发财政改革新动力

  (一)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构建以绩效为核心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理清大事要事,分轻重缓急,长短结合,注重投入产出效益。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现财力的动态平衡,强化中期财政规划约束力。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建立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更好发挥标准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应用,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通过预算执行率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部门和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增强预算约束力,加快预算执行。进一步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提高财政透明度。

  (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划分县乡财政事权与支出职责,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逐步建立与乡镇履行职能相适应的财政保障体制。完善乡镇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收支规模等因素,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积极性,鼓励乡镇培植财源,促进经济发展,做大财政收入总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健全财政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一是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完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深化部门整体绩效预算改革,强化部门理财主体责任,将绩效理念和绩效意识转化为管理自觉,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按照“整体智治、协同高效”要求,将绩效业务规范全面融入预算一体化系统,实现绩效全过程闭环管理。推进事前绩效评估机制。积极推动各部门单位结合预算评审和项目审批等,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条件;着力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推动各部门单位编制预算时分解细化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设置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政策及项目绩效目标,将绩效目标管理覆盖到所有预算资金和项目;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在部门单位自行监控的基础上,选取部分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监控,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确保预期绩效目标实现;开展绩效评价并强化结果应用。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建立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相挂钩机制,以绩效为导向,突出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完善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除一般公共预算外,探索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加强四本预算之间的衔接。

  (四)加强数字财政建设。一是打造财政大数据应用平台。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在现有“金财工程”一体化建设和应用基础上,持续深化财政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和整合,进一步开发完善财政项目审核管理系统、固定资产项目资金管理系统、奖补资金信息管理系统等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保持业务数据纵横贯通,积极推进跨部门、跨业务的信息化协同,通过大数据应用逐步建设和完善内控信息化支撑体系。二是继续推进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建设。通过“浙里办”APP、浙江政务服务网、支付宝扫码、等电子支付方式,使政府非税资金征缴实现“掌上办”、“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三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广使用财政电子票据,打通非税资金电子缴款“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行非税资金拨付网上审核,实现预算单位非税资金拨付“零次跑”;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运用,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除涉密、敏感等不适宜网上办理情况外,100%实现网上可办、80%以上实现掌上可办,政务服务事项“零次跑”比例达到90%以上,助力部门之间办事流程简化优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3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