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健全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后续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教师激励体系。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新型教师队伍人事管理制度,解决教师动力不足问题。进一步完善分级分类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逐步扩大学校在职教师职称评审中的自主权,切实提高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鼓励城区教师赴农村支教,在职称评定、工资补贴方面将向乡村教师进行倾斜。落实农村特岗津贴,落实减轻教师负担政策举措,推动建立教师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十)引领智慧教育变革创新
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坚持数字赋能、创新驱动,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高效构建教育治理新平台、新机制、新模式。到2025年,基本完成“教育魔方”工程建设,教育行业云网端一体化系统、教育大数据仓系统、全民数字学习平台、教育智治系统等基本成熟,数字校园、智慧校安工程等教育行业数字基础设施稳步发展,形成符合兰溪发展需要的教育新生态。实现义务教育段学校新型教学空间全覆盖,智慧校园建设全覆盖,数字家长学校建设全覆盖。
1.高水平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发挥信息化在管理服务中的作用,创新教育数据资源管理机制,加快管理流程优化再造,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过程精细化,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支撑体系,助力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学和管理平台的深度融合,推动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全面支撑教、学、管、评、测。不断加强教育数据的研究与应用,推动教育科学决策、精准管理和智能服务。创新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运营模式,推动教育数字化应用设计、建设、运维、评价等工作的规范化、市场化、多元化。
2.高标准推进教育行业基础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下一代信息技术,引领行业云、数字校园等教育行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升级教育城域网,将学校教育网接入带宽由原有的1G提升到10G,以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为全市教育信息化保驾护航。实现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建立数字资源超市与资源推荐目录,吸引第三方机构与教师个人共享优质资源,积极做好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程等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加强名师网络工作室建设,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AR/VR等新兴技术为基础,重点建设一批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创客空间等智能学习空间。
3.高质量推动数字学习新模式变革。教育必须顺应科技发展潮流,积极利用新技术、新装备为教育改革发展赋能,拓展学习空间,创新教学方式,改善教育体验,重塑教育新生态,促进数字化、互联网环境下育人模式变革。推动各类平台入口有机整合,建立以人为核心的学习成果汇聚渠道,构建整合各资源平台、贯穿各教育阶段、联通各职能部门,辐射各行业各领域的数字学习生态链。遵循移动互联时代学生思维方式与认知规律,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推动移动终端、在线学习、学科工具和穿戴设备在日常教学中广泛应用,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探索混合式教学、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等教学新方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变革。
(十一)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合作
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探索长三角教育资源共享与合作新机制。积极参与长三角教育一体化重大项目,在高教、职教、师资培训、研究等领域深化协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助推全市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使兰溪教育更具人文情怀、更具竞争活力。到2025年,10%以上高中阶段专任教师和3%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拥有14天以上境外学习研修经历。
1.强化开放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办学项目,集聚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依托名校提升兰溪教育质量和水平的路径。进一步深化与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在师资培养、先进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推进兰溪杭州育才中学的建设。依托中德职教联盟的资源,引进德国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建设中德职业教育中心,打造兰溪职教特色,为兰溪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好、更多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深化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充分发挥金职院在职业教育等领域的优势,提升兰溪职业教育品质。全面提升办学品质,减少生源外流,吸引周边地区生源来兰就读。
2.构建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注重拓展“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打造以教育行业需求为引领的定向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多层级、立体化和特色型的国际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一是要多举措加强本土教师培养,强化内部人才造血能力;选好有潜力的青年教师,让他们到国外深造,开拓本土人才的国际视野。二是要通过“互联网+”“智能+”等方式,发挥国际在线教育的辐射力,丰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本土国际化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三是开展中小学国际交流和教师境外研修,通过组建访学团、考察团、夏令营等为载体,让师生走出国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十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发挥数字化改革牵引撬动作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
1.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一是要增强学校的活力。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完善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形成学校与政府、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二是要增强教师的动力。把更多的经费用于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改革教师培养体制,增强教师职业技能,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三是要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四是要强化整体智治。加快推进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构建优质、普惠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与精准、高效的教育整体智治格局。积极探索构建教育治理共同体,建立多部门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教育治理机制。
2.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探索建立符合学段特征、激发原生动力、凝聚多方共识、具有兰溪特色的现代化教育评价体系。一是健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痼疾,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改革完善教师分类评价机制,更加重视对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评价与考核,逐步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的最重要依据。二是修订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实施“从起点看变化”教育评价改革,持续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减掉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和“看管式”两种倾向,严格落实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改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三是探索以“五育并举”为核心学生全要素全过程评价,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应用。支持发展专业性评价机构,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