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兰溪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年7月14日

  兰溪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前 言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树立积极老龄观,实现健康老龄化,推动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根据《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兰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乡镇街道、涉老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老龄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共建成城乡养老服务机构462家,其中养老机构23家(公办15家、民办8家)、居家养老中心(站)439家(城区20家、农村403家、示范型16家)。养老机构共有床位6768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约42张。居家养老年均直接受益老年人达6.6万余人。

  1.养老保障体系更趋健全

  机构养老。相继投入近亿元对10个乡镇(街道)敬老院实施新(扩)建;投入近4000万元完成了市福利院三期扩建工程。投入资金1.5亿元对7家敬老院的硬件设施、居住环境全面提档升级。全市敬老院统一安装 “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和“智能烟感2.0系统”,实现“用火、用电”全程监控,日常安全保障更到位。成立护理员培训中心,确定社会福利院、康体中心、江南职校等3家全市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全力护航养老护理员队伍提质。年均培训600余人次,今年将计划培训1000余人次。

  居家养老。从2012年开始试点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到2016年基本实现服务全覆盖。主要以提供日常就餐、文化娱乐等基础性服务为主。2018年起,对农村居家养老进行提档升级,先后建成16家兼具“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托养服务、家庭支持服务、社会工作(心理辅导)、康复辅助器具租赁”等功能为一体的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前两年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并大力推广“中央厨房+”居家养老配送餐模式,即依托示范型居养中心或分中心平台建立中央厨房,并委托第三方专业团队参与运营,对周边村社有需求老年人实施配送餐服务。目前全市居家养老中心439家,年均服务老年人约6.6万人次,有集中入住机构老年人约3000人。

  社会养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为构建高质量养老体系进行重要补充。兰溪义工服务队、弘泽善举堂、爱心女人协会等20多家社会组织常年开展助老活动,义务为养老服务机构内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理发、洗脚、洗衣服”等帮扶活动,每年参与志愿者5000多人次。发挥乡贤引领作用,在社会树立尊老爱老榜样。多年以来各方乡贤捐助款物已超过数千万元。如永昌街道太平祝村乡贤捐款300多万元建设老年公寓,为本村及周边村老年人带来福音。兰江街道后陆村乡贤陆维根等每逢“老年节”都会为村上年满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慰问金,已累计发放50余万元。

  2.医养结合模式更趋成熟

  巡诊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作用日益显现,以医共体牵头提供技术支撑,医共体成员单位为签约主体,家庭医生团队为主要力量的居家医养日渐成熟。目前医共体16家院区已设立了全-专科联合门诊,医共体总院的专科医生融入全市186个家庭医生团队,为团队提升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村级照料中心与乡镇卫生院签订互助协议,由卫生院定期派医生到村级照料中心坐诊,为老年人开展测量血压、用药指导、日常保健等基本健康服务,切实打通农村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居家养老中心与卫生院签订医疗互助协议达100%。

  嵌入模式。人民医院医共体永昌院区、中医院医共体诸葛院区设立医养结合病区,由医共体牵头医院专科医师、康复专业医师与医护人员组成医疗护理小组,保障医养结合病区每一位入住人员都能享受最为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两家院区2020年收治康复护理患者30人,安宁疗护(肿瘤)患者18人。永昌院区、兰江院区、云山院区、黄店院区、诸葛院区分别与辖区社会福利敬老院达成协议,社区卫生站(村卫生室)进驻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年均服务养老机构老年人1082人次。

  “百城模式”。百城康养中心作为社会力量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的典型代表,发挥了积极的补充作用。该项目总投资约8亿,于2019年9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床位数为1600张(其中养老床位1050张,医疗床位280张,护养床位270张),打造“居家住区医护型机构式城市养老”新模式,融合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医护型综合性养老四种模式,集“健康养老、休闲养老、护理养老、康复健身、医疗诊治”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医康养护的深度融合。

  3、老年社会环境更趋友好

  生活环境。从2020年起,开始对全市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分批分期进行适老化改造。主要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等方面开展。2020年完成100户,2021年计划改造360户,为我市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打造了一个“舒适、安全、温馨”养老环境。

  就医环境。“十三五”期间,我市多部门联合推出“健康代跑”便民服务活动,通过部门间通力协作,为患有慢性病、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残疾老人、空巢老人开通志愿者购配药品的“绿色通道”,基层卫生院保障及时调配患者需要的相应药品,家庭医生团队对接后优先进行配药,医保支持实时结算。

  社会力量。市老年人协会成立“市老年法律援助中心”打造“爱心服务品牌”,深入社区、农村,举办法律知识讲座21场次;成立“市俏夕阳志愿服务队”,坚持做到服务下移,下基层、走农村、进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建立各乡镇街道、社区与村老协银发互助爱心帮扶服务队或帮扶小组,开展精准帮扶。目前全市参与老年社会组织的老年人共有3000多人。

  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入书画展、摄影、健美操、老年人运动会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教育、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拓展教学内容,拓宽教学对象,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在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组织的“2020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中,我市老年协会入选全国“敬老文明号”表彰单位名单,兰溪市游埠镇老年协会水敏尧入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表彰名单。

  表1-1 ““十三五””兰溪市老龄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目标 2020年实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9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