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绍兴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

  绍兴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

  一、发展背景

  目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战略博弈的长期性、复杂性特征更具明显,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全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国际经贸活动收到严重影响,世界经济面临长期衰退的风险。多重因素相互叠加、交互作用,塑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由中等收入国家逐步迈向高收入国家,由中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由全面小康社会进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重要指示强调,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目前,我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发展动力等诸多领域面临“四大新背景”。

  1、我国将着力构建新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重大工程建设。2020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对当前形势作出重大战略判断,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谋划部署。会议要求,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重要引擎,对于“六稳”、“六保”,增加就业和老百姓收入,刺激消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期间是城乡基础设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既要发挥传统基建稳市场、保增长、补短板的积极作用,也要以创新为驱动,加速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对接“新基建”发展“新城建”。

  2、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战略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

  “十三五”期间,绍兴市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体表现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城乡建设协调发展、文化体系积极重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20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绍兴位列榜单第29名,实现重返30强。“十四五”期间,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障,也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战略背景下的重点任务。

  3、城市建设成为彰显城市治理能力的新窗口。

  2020年6月17日,浙江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体会议,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进行系统研究部署,提出建设十个“重要窗口”。城乡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建设是展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窗口,绍兴应以“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和建设“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市域范例”为总目标,以共办2022年杭州亚运会为引擎,提升城乡基础设施能级品质。以未来社区建设为载体,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在人民城市建设上争取做样板,展现建设“重要窗口”精神。

  4、数字转型为传统行业赋予发展新动能。

  “十四五”期间,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高速发展,交叉融合,推动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创新。相比较传统基建,新基建以创新为驱动,以信息数字化为基础,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城市大脑时,提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期间,应紧握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拓展的机遇,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市政设施智能化改造,落实智慧市政平台建设,促进行业协同发展、提质增效,实现绍兴城乡基础设施领域的数字转型。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绍兴市区层面,包含越城区、柯桥区和上虞区;二是市域层面,即三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两市(诸暨市、嵊州市)一县(新昌县)。

  规划范围图

  规划内容:本次规划基础设施包含城市道路、给水、排水(含污水、雨水、海绵城市)、环卫、园林(含绿地和绿道)、燃气、轨道交通和城乡风貌等八个方面。

  二、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市高度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建设布局合理、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化的住房和基础设施体系,为绍兴融杭联甬接沪、促进三区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把绍兴打造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绿色生态、文化深厚的品质之城”的目标,在道路提升、给水排水、海绵城市、垃圾处置、园林绿化、燃气建设、轨道交通等方面成效显著,有力的支撑了全市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建设工程579项,总投资约1124.9亿元,其中三区共实施建设工程349项,总投资约731亿元,较“十二五”投资总额增加108%,项目实施率为175%。

  具体成效可总结为八个方面:

  1、道路通行效率不断提升,“健康指数”全省第一

  截止2019年底,全市城市道路总长度达2366.69公里,总面积达4134.10万平方米。“十三五”期间新建道路387公里。人均道路面积21.7平方米/人,道路网密度6.23公里/平方公里。城市停车位达到18.7万个,含公共停车位5.2万个。其中,“十三五”期间新增公共停车位1.1万个。截止2020年12月,全市已建和在建地下综合管廊长度约3.7公里。

  城市框架路网基本建成,群贤路东延,104国道高架改造,绍大线北延、绍三线北延、解放大道北延、兴越路延伸等工程推动城市空间由相对独立转向三区融合发展。智慧快速路建设不断推进,实现零突破,城市道路建设由平面转向立体。目前,越东路、二环北路、329国道、二环西路、二环南路等多条智慧快速路已先后开工建设,在建长度超80公里。城市内部交通干道日益完善,104国道北复线东延工程(越城)、凤林东路工程(越城)、G104国道改建工程(柯桥)、三环东路建设工程(上虞)、西二环路工程(诸暨)、环城东路延伸段建设工程(诸暨)、环城南路改造工程(嵊州)、青山头至南复线道路连接工程(新昌)等助力城市空间拓展。城市治堵工作成效显著,2019圆满完成交通治堵52项清单,延伸、打通多条道路,渠化一批交叉口,整治18个交通堵点,道路网络通行效率不断提升,“交通健康指数”跃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公共停车设施不断完善,建设绍兴市公共服务停车场、迪荡湖公园南入口停车场、中央商务广场地下停车场等多个大型公共停车场,缓解“停车难”问题。积极推广新型停车设施建设,建设人民医院立体停车库、中兴北路立体停车库等多个公共停车库,挖掘老城区停车潜力。实施绍兴古城东片、西北片和西片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嵊州旧城区道路改造工程、新昌老104国道环境工程,提升交通品质,改善居民出行环境。抢抓新基建机遇,践行数字化转型,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手段,让绍兴快速路系统“智慧”起来,实现管理“一张图”,建设“一体化”,监管“信息化”和数据“云共享”。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