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材料。依托功能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战略发展新材料产业,积极抢占新材料领域竞争制高点。突破重点应用领域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材料、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纳米材料、超导材料、3D 打印材料、碳纤维等。重点推动浙江甬金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密冷轧不锈钢板带等一批项目的建设。至2025年,力争实现新材料行业规上工业总产值150亿元以上,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3家以上,超亿元企业10家以上。
(4)数字经济。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和政府的全领域数字化转型,建成数字化治理的“金兰创新城样本”。至2025年,力争实现数字经济总产值50亿元以上。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服务业等信息产业,提档升级数字娱乐、电商和物流服务等信息服务业,做大做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探索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柔性电子、虚拟现实等前沿产业。重点推进睿珀智能科技产业园建设。
加快产业数字化赋能。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机器换人”“万企上云”、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产业大数据中心、“无人车间”“物联网工厂”建设,推广共享制造、未来工厂、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加快发展大数据存储、智能云服务、数字信息类服务外包等新业态。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推广数字生活场景应用,推进商业网点、文化场馆、旅游景点等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推广无人超市、智能便利店、无人货架、自助售货机等新零售模式。全方位拓展“智慧+”公共服务,形成“数据资源-互通共享-智慧应用”的城市智慧生态系统,提升社会整体运营智慧水平;推动智慧城市管理、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养老等应用场景布局。
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数字化改革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一次拓展和升级。建立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数据共享体系、数据开放体系以及数据安全体系,构建政府、公众、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各角色协同治理框架,形成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内容、治理工具、治理方式协调的数字政府生态体系。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管、一网通办、一网通服”,整合各部门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探索全流程线上办理,建立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跨层级的高效协同体系。
专栏5:四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举措
1.新能源交通装备。顺应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重点发展电子电机、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绿色智能交通装备、物流装备等,带动冶金、机电、模具、铸造等产业升级,在新能源智能汽车整零体系中占据高等级位势,构建集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2.医药健康。准确把握全球化学药产业链发展趋势,瞄准生命健康领域,推动生物医药生产绿色化、技术高新化、配套一体化,加快中医药、大健康协同发展。谋划建设“兰溪医药创新孵化区”、“医药科创飞地”,组建“兰溪中医药创新研究院”,力争打造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3.新材料。聚焦磁性材料、石墨烯及改性材料、金属新材料等领域,加快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新产品技术应用推广及示范应用。
4.数字经济。着力培育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数字娱乐和大数据运营服务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服务新业态、跨境电商,融合创新“电商+直播+跨境+社交+网红”新模式,积极打造数字贸易创新中心。
2.打造现代服务业核心增长极。
(1)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以显著提升医药健康、新能源交通装备、纺织等重点产业发展整体素质和产品附加值为重点,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数字贸易、科技服务、金融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创意设计、检验检测、人力资源、商务服务等行业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着力依托“大学科技园”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建设,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提升服务能力。
(2)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把握国家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影视文化、体育休闲、家政服务、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联动推进“互联网+”“智能化+”“标准化+”“文化+”,创新发展餐饮、家政、养生、美容、洗车等生活性服务业020模式,引导市场、企业向体验式消费转型。围绕商业、旅游、养老等重点领域,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培育一批餐饮集聚型、文体消费型、百姓生活型夜间经济集聚区。
(3)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顺应需求、因势利导,培育发展以在线化、数字化、融合化等为鲜明特征的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疫后经济复苏的重要落脚点,努力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拓展服务业市场空间。推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应用,支持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在线办公、智慧物流、电子签约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态。支持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凸显的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直播经济、网上超市、智慧微菜场等线上服务新模式。发挥生态、文化等领域资源优势,鼓励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4)完善服务业体制机制建设。深化服务领域改革,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发展多种所有制服务企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市场,探索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有效途径。创新服务业政策扶持机制,加快建立完善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
专栏6: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方向
1.科技和金融服务。建立健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股权众筹”的科技金融投资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现代金融、中高端商务等产业,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打造浙中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2.全域旅游。充分发挥兰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的资源优势,围绕建设高品质旅游目的地、高标杆文旅融合目标,着力推进旅游与生态、农业、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休闲旅游内涵,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进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大健康、大农业、大旅游产业体系,创建国家4A级景区。
3.文化创意。依托本地资源,结合兰溪实际,以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影视演艺、动漫游戏行业为重点,着力打造富有核心竞争力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