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4.完善支农服务网点布局

  充分发挥瑞丰银行本土优势,支持拓展农村业务,加大“三农”金融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股份制银行和民间资本到柯桥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支持村镇银行拓展业务,延伸网点服务,使村镇银行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新生力量。积极推动典当行、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业态服务“三农”,引导其向农村延伸业务链条,根据“三农”特点开发相应金融产品,提高农村地区受益度,推进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金融支农体系建设。

  5.推动金融科技网络空间体系建设

  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加强数据资源整合,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于智慧城市的信用平台”作用,引导政策性、商业性、互助性担保机构构建功能齐全、业务细分的多元化、增信服务网络。利用信用信息、平台信息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金融科技,着力完善中小企业贷款联保增信平台,解决柯桥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1.探索构建数字金融场景应用

  (1)提升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应用。依托市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发挥平台央行资金管理、银企融资对接、信用信息共享等模块功能。推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延期还本付息、信用贷款支持工具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全区外贸、制造业、民营和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企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切实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2)提升金融综合服务应用。依托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数据要素流动为核心,建设“金融数字大脑”,健全优化金融机构与企业信息对接机制,支持银行贷款和保险理赔在线申请、政府公共数据共享、跨部门业务流程支持等功能,有效缓解融资难题,提升业务效率。以协同高效为原则,与数字化应用深度融合,深化信息共享集成、流程集成或人员集成,加快提升银行业、保险业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创新协同监管机制

  (1)建立协同监管机制。树立大监管协同理念,建立有效的地方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将协同监管内容扩展到金融生态环境的各个环节。加快构建综合监控、部门联动、分级管理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体系,积极协调处置大型企业资金链、企业互保担保圈(链)断裂引发的债务危机,监控创新业务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2)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按照坚守法律底线、鼓励中介监督、指导行业自律的原则,支持、引导交易市场、互联网金融、私募金融、财富管理、融资性担保等建立行业协会,引导行业协会承担市场协调者、纠纷仲裁者、会员服务者、政策建议者、信息传播者等角色,推动地方各类金融行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重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等中介服务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使其成为政府监管的重要补充。

  3.加强信用环境建设

  (1)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市场培育、政府监督的办法发展社会征信服务机构,发展第三方征信市场,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探索发展金融综合服务系统,实现人行征信平台与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征信系统与个人征信系统、社会征信平台与网上金融产品服务平台一体化发展,打造社会信用信息枢纽。

  (2)优化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围绕征信、守信和用信,探索建立地方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授权管理、异议处理等方面的管理。以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为抓手,以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为重点,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生活等领域实施奖惩,着力打造柯桥区信用高地。

  (3)营造诚信文化氛围。加大诚信文化的宣传力度,开展诚信典型的选树工作,努力营造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培育柯桥区金融机构与社会公众诚信意识,营造“守信光荣”良好气氛,使“信用柯桥”成为绍兴“全省信用示范城市”建设中坚力量。维护金融消费者(投资者)合法权益,树立优良的金融文化。

  4.健全金融统计和风险监测机制

  完善地方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建立全面反映金融业发展及企业融资状况的新统计分析体系,逐步将各类新型金融市场主体纳入统计监测范围。针对新型金融业发展状况,健全金融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机制。加强“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建设,做好金融风险网络化管理有关工作,加强对地方金融组织与金融活动的日常监管力度,从事后发现和化解风险转向事前预警和预防风险。支持金融IT系统供应商发展,积极利用外部风险监测和预警工具,及时发现和识别各类潜在风险。

  5.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投资者)投诉受理平台和分办机制,推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类办理”运作模式。深化区级法院“金融庭”建设,推动金融法律服务专业化发展,多渠道、高效率解决金融纠纷,强化执行力度,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投资者)合法权益。督促各类金融市场主体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风险提示,创建“公平、诚信”的金融消费环境。定期开展金融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引导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金融风险易感人群的风险教育,不断提高金融消费者(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金融管理体制机制

  探索设立统一的金融发展议事协调机制,负责对区域金融重大事项进行指导管理,包括制定总体规划、确定建设和配套标准、监督落实支持政策、指导行业发展和布局、推进金融体系建设、维护行业自律和公平竞争、决定区域基金投向、开展基金小镇品牌宣传等。以行业龙头和行业组织为主体成立“行业自律委员会”,与金融发展议事协调机构密切对接,积极参与柯桥区金融行业发展、招商引资的重大决策,充分发挥金融各方力量和积极性,维护行业自律和公平竞争环境,共同推进区域金融稳健发展。

  (二)优化金融人才支撑机制

  重点保障金融发展中的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把引进和培育高端金融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在全区人才引进政策基础上,研究制定金融人才培养、交流、引进计划和相关政策,利用长三角一体化的优势,加强金融人才的融杭接沪。进一步加大实用型金融人才、新金融人才、高级研究型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力度,支持高等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各种基础性人才培养和专门化业务培训。梳理柯桥在外从业金融人才,建立金融高端人才数据库,形成金融业沟通决策咨询机制。适时成立柯桥区金融人才协会,加强金融人才信息交流和与省、市等地金融人才协会的交流,做好柯桥现有金融人才的摸底、交流与培训。

  (三)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防控和处置机制,构建金融安全立体防护网,有效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建立金融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和效果。督促、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风险内控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形成防范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完善金融执法体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建立高效的金融争议解决机制。不断研究完善《柯桥区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金融突发事件能力,确保金融稳定与安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8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