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如东县“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

  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县各委办局,县各直属单位:

  《如东县“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十八届县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如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14日

  如东县“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紧扣“强富美高”新如东总目标,全面践行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的新使命、新要求,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全县残疾人民生,加快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南通市“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相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如东县委、县政府以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推进共同富裕为目标,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人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残疾人就业增收、社会保障、服务水平、权益保护等实施提升计划,较好地完成了《如东县“十三五”(2016-2020年)残疾人事业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残疾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残疾人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奋力推动了全县残疾人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一)残疾人事业发展和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如东县“十三五”(2016-2020年)残疾人事业规划纲要》,明确了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如东县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完善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组织保障;《如东县残疾人证申领、管理实施办法》建立了残疾人证的动态管理机制;《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好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服务机构纾困解难工作的通知》保障了特殊时期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基本运行;《如东县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办法》推动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提标扩面;《如东县残疾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管理实施办法》为广大残疾人出行提供了交通便利;《如东县完善精神残疾人服药救助政策实施办法》解决了精神残疾人医疗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相关部门联动出台了残疾人教育、托养、辅具发放等系列惠残政策,助推了全县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全县2600多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残疾人全部脱贫。全县共13000多人享受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2000多人享受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累计发放“两项补贴”4.5亿元。

  (二)残疾人康复托养事业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县新建和完善了一批集“残疾人康复室、日间照料室、文化活动室”为一体的残疾人活动阵地,基层康复中心(室)训练机制更加健全。全市残疾人之家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我县残疾人之家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省市的肯定和表扬。全县共有1314人次儿童得到免费康复训练,468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复明手术,5701人享受了个性化辅具适配服务,250余人享受了假肢和矫形器服务,3231名精神病患者享受了门诊免费服药服务。全县持证残疾人全部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成2家省级康复示范点,有需求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全县残疾人托养和辅助性就业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共新建改造残疾人托养中心、残疾人之家23家,五年来为近2500名精神、智力、肢体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如东残联‘工疗+农疗’助推残疾人康复就业脱贫”荣获全省残联系统创新创优项目。

  (三)残疾人教育就业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县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300多人次残疾学生和300多名低保家庭残疾人子女享受教育补贴100余万元。56人次的高中及以上在校残疾学生享受教育专项补贴11万元。全县通过扶贫基地孵化辐射作用带动残疾人就业、通过残疾人土地流转、托管等方式和措施促进残疾人增收。《积极推进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不断加快残疾人脱贫致富步伐》的经验在全省大会交流,《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专访了我县帮扶残疾人脱贫工作情况。全县共免费培训残疾人2000多人次,帮助400多名残疾人实现正式就业。县残联连续多年被省政府和市政府表彰为“残疾人就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四)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全县开通了形式多样的残疾人维权渠道,建立了专门的残疾人维权工作站,保障残疾人的利益诉求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结合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持续开展残疾人证动态管理,全面实施残疾人证年审、换证工作,进一步组织好残疾鉴定和日常动态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来信受理、来访接待工作,为1000多人次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大力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积累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经验,全县完成家庭无障碍改造600余户。

  (五)残疾人宣传和文体活动硕果累累。广泛宣传并大力弘扬“扶海有爱”的助残精神,加大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残疾人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围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成立了“助残圆梦”专业志愿者服务队,300多名志愿者活跃于基层,优化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广泛、深入报道残疾人工作,推出了如东残联公众号,发放了“助残护残爱心卡”,打通了关爱残疾人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活跃基层残疾人文体生活,积极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连续多年举办全县聋人乒乓球比赛,全县有2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在省、市体育比赛中获奖。

  全县残疾人事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有效改善了残疾人民生,有力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为全面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全县残疾人事业仍然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明显差距,残疾人仍是最困难的社会群体之一;全县残疾人服务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的公共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社会保障水平不高,还不能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残疾人就业还不充分,参与社会生活还存在一定困难,社会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情况还偶有发生;残疾人参政议政渠道还需要进一步畅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2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