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长兴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带。以田园新景、茶映南山、太湖风情等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基础,串联沿线大美风光、大好资源,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全面提升6条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带。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以和平镇十万亩白茶集聚区为核心,坚持产前产中产后有机衔接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延长茶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布局、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发展方向,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争创国家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区。牢牢抓住八都岕、吕山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契机,进一步深化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产城融合、多业态复合等功能,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争创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2.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

  (1)长兴县湖羊产业提质建设项目。实施长兴湖羊产业园种质资源保护与提升、湖羊新品系选育中心建设、长兴县莲心湖羊标准化养殖、“牧光互补”湖羊养殖、长兴县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提升等项目,促进长兴湖羊产业提质增效。

  (2)现代种业提升项目。大力培育发展水稻、水产(河蟹)、优质畜禽(湖羊)、瓜果蔬菜、茶叶和花卉种苗等优势种业。到2025年,培育和提升湖羊种羊场5家,年供应湖羊种羊4.5万只;省级水产良种场2家。

  3.区域公用品牌提升项目

  进一步完善优化“长兴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建立健全产品标准体系,实行公司化运作,加强品牌营销和运营。加快推进长兴鲜“一物一码”区块链农产品溯源协同应用平台的建设,提升主体使用活跃度,组建产品售后服务团队,探索开办产品质量保险,建立完善高效、便捷的产品投诉调处机制。到2025年,以“长兴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健全完善,带动农产品销售5亿元以上,品牌溢价年均增长5%以上。

  (三)聚焦宜居宜业,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

  1.守护乡村山水人文底色

  坚持把山水资源保护开发、人文资源传承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通盘谋划、一体推进,加快建设生态乡村、文化乡村,描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切实加强乡村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持续开展治水治气治矿治土治固废等环境治理,管好用好自然资源。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抓好太湖禁捕退捕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农村低碳循环模式,积极开展“碳中和”实践。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开展常态化GEP核算和应用,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实施国土绿化新增行动,打造乡村绿化美化升级版,全力争创新一轮“一村万树”示范村。深挖人文资源,保护文化根脉,坚持文化为魂、底蕴彰显,建立乡村文化保护机制,加快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宗祠文化、民俗文化,注重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的品质,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

  2.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深化“千万工程”建设,实施乡村风貌微改造提升行动,打造生态宜居的新时代美丽乡村“长兴样板”。依托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划明确村庄分类。加强顶层设计,贯彻多规合一发展理念,按需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不断加快农村道路交通、防洪排涝、饮用水保障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善农房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和监管体制,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建立农村危房常态化治理机制。健全基础设施运维管护机制,探索美丽经济反哺美丽乡村基础设施运营新模式。鼓励支持村集体成立运维公司,实施“社区管理进乡村”模式。以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为抓手,持续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建设,打造“蓝天、碧水、美厕”。大力开展美丽乡村“五美联创”,持续深化“六带十线百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加强农村特质风貌塑造,深入发掘乡村特色资源与文化,通过建设美丽乡村组团、精品风景线、景区村庄、历史文化古村落,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乡村IP。到2025年,共打造10条特色鲜明、产村融合、美丽宜居的精品风景线,10个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建成100个具有江南文化底蕴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实现A级景区村全覆盖。

  3.发展乡村美丽经济

  依托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充分挖掘利用乡村特色资源要素,创新发展旅游经济、物业经济、乡愁经济、夜游经济等美丽经济新业态,实现“玩在乡村、住在乡村、吃在乡村、购在乡村”。依托乡村特色风光、农耕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村落,重点发展滨湖水乡休闲旅游区、水口乡村旅游集聚区、小浦八都岕乡村特色旅游区、和平山地休闲旅游区、煤山红色文化旅游区等乡村旅游板块,打造长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通过租赁、投资入股等方式盘活乡村闲置土地、住宅等资产资源,唤醒“沉睡”的资源,释放增收活力,支持村集体创办服务组织,拓展保洁、保安、旅游服务等业务。注重传承与创新,积极发展长兴肉圆、芽麦塌饼、泗安酥糖、乌米饭等农家特色美食,传承传统的“乡愁”味道;举办乡村美食系列活动,着力培育一批乡村美食生产经营主体、特色村。充分利用水口茶文化景区、太湖龙之梦乐园现有“夜景观”基础,重点打造“大唐不夜街”和“滨湖夜经济带”,发展“夜游、夜赏、夜食、夜娱、夜宿”五位一体的乡村夜景和产业形态,打造“夜游长兴”旅游品牌。到2025年,乡村休闲旅游营业收入达30亿元以上,接待游客年均增长10%以上。

  4.开启未来乡村建设

  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化、共享化和未来邻里、文化、健康、低碳、生产、建筑、交通、智慧、治理、党建“五化十场景”,建设“产业壮美、风貌秀美、生活甜美、风尚淳美、智治善美”的未来乡村。制定乡村邻里公约,推选本村“善心、孝心、暖心”好邻居,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打造邻里场景;振兴优秀乡村文化,营造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的“有德、有品、有情”乡村文化体系,打造文化场景;完善乡村医疗基础设施,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加快医共体建设,打造未来乡村健康场景;统筹保护山水林田湖,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构建“人文和谐、生态之美”的低碳乡村,打造低碳场景;坚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绿色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打造生产场景;因地制宜提升乡村建筑风貌建设品质和内涵,打造蕴含长兴特色的景区村庄。健全长效保护机制,打造建筑场景;推进乡村交通“畅安舒美”发展,构建“5分钟出村、10分钟入乡镇、1小时进县城”的出行网,打造交通场景;推动数字化与未来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场景;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四治融合”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打造治理场景;着力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探索农村党建联盟引领乡村组团式发展新路径,打造党建场景。到2025年,建成未来乡村10个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2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