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职业教育发展内涵。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全融通发展,全面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施“中职教师赋能”计划,推进“数字+”教师培养工程,形成“双师结构与双师能力”专业教学团队。实施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统筹和拓展职业教育资源,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深化技能培养周期长的专业(群)长学制办学模式改革,探索推进五年制人才培养试点,完善和扩大中职与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积极支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探索四年制本科职业教育。实施中职“提质赋能”计划,全面启动中职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的培育和建设。鼓励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通过“引企入校”“前校后厂、前店后校”等方式,建立实习工厂、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经济实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一批对接省“五个一批”工程、主要服务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的产教融合项目。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和“1+X”证书制度试点。支持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
2.高水平发展高等教育。打造高等教育发展高地,持续深化“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推进西湖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法航空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新校区(暂名)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支持西湖大学建设新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云谷校区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大学;支持浙大城市学院争创全国百强大学。支持指导市属高校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组建各类服务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小镇等产学研联盟和技术研发平台,谋划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装置、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培养全市急需紧缺领域人才,提升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3.高质量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数字化特色课程研发,强化线上资源推广应用,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更好地引导和发展素质教育。
4.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整合优化终身教育资源,建设“互联网+”的终身学习平台,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加快研究制定新时代促进社区教育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工作“党委领导、教育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市民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基础,整合共享全市社区教育数字化资源,打造全纳、开放、共享的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市民终身学习积分体系建设,实现不同类型教育成果的相互认证和转换,激发市民参与终身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推动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建立一批示范性培训基地、体验基地。支持和引导职业院校、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终身教育公共服务。整合共享全市老年教育数字化资源,开发建设“银发教育”应用场景,切实提高老年教育的参与面与活跃度。
专栏4 现代教育服务提升重大工程
1.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名师培养长效机制。拓宽高层次、紧缺学科(专业)教师招聘渠道,提高高层次学历教师的比例。强化教师编制保障。建设教师资源信息资源库。深化教师职称和岗位评聘制度改革,引导优秀教师赴郊区新城任职任教。
2.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推进“智安校园”创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杭州教育数据标准,建成市、区县(市)教育大数据管理和应用平台。
3.教育治理体系完善工程。完善教育行政权责清单。高质量推进依法治校,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全面推行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健全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4.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工程。实施新一轮杭州职业教育改革。统筹和拓展职业教育资源,提升我市现有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形成一批高水平、有技术、特色明显的职业院校和专业。完善和扩大中职与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和崇尚工匠精神,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和“1+X”证书制度试点。支持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
五、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
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稳定现有岗位并重,构建覆盖就业创业、职业培训、和谐劳动关系、工伤失业保险等的全方位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增收。
(一)完善“劳有所得”的基本公共服务。
1.持续释放“双创”动能。全力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滚动实施杭向未来•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高质量办好大学生“双创日”,促进大学生创业创新。健全创业项目库、创业导师库、创业培训师资库,形成集创业项目、无偿资助、融资支持、房租补贴、创业培训等“多位一体”的政策扶持体系。依托重点产业平台、大企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培育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创业孵化场地,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以打造大学生“双创”生态最优市为总目标,注重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力争实现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50万名,选拔培育杰出大学生创业人才100人,推动新建大学生创业企业1万家以上,带动就业4万人以上。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鼓励个体经营发展,引导网络创业,支持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等新就业形态。
2.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拓宽就业渠道,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统筹做好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工作,健全就业援助制度,规范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和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落实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兜底帮扶责任。深化市域内外劳务协作,加强对口地区的就业帮扶与交流协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力社保服务措施,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为农民工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和普惠性就业创业政策。提高退役军人就业质量,充分利用我市民营经济发达、市场经济活跃、营商环境良好的优势,加快建立退役军人“双创示范基地”,落实创业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