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全面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多措并举做好全区文物保护工作,全区现有文物保护单位38处,其中省级文物5处,市级文物16处,区级文物17处。重点围绕大运河文化带、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新盛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和打造,强化文物保护及历史建筑的修缮。“十三五”期间,向上争取各类文物保护经费300余万元,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极乐律院、耶稣堂、杨泗洪墓实施修缮保护,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王庙进行抢救性保护,并根据考古论证结果复建南北厢房,通过深挖地方文化底蕴,创新区内文物活化利用模式,着力传承城市文化根脉。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全面推开。强化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深入挖掘非遗项目,共有省级非遗3项、市级非遗18项、区级非遗20项,不断提升苏北大鼓、苏北琴书、蔡集手抄纸、淮红戏、双庄烙画等非遗项目知名度,整理出版非遗书籍。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文艺团队,立足“钟吾优才”“千名拔尖人才”“省乡土三带人才”等项目,加大文化人才管培力度,引导高层次艺术人才开展免费艺术培训班,提高群众文艺素养。

  旅游产业经济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区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带动效应逐步彰显,旅游产业经济整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年游客接待量、年旅游收入均保持稳步增长,2020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亿元,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率为16%,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4%。

  旅游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强。以西片区为抓手,重点推进朱海康养旅游度假区、牛角欢乐田园度假区、月堤湖生态公园等西片区文旅项目打造,将西片区培育为全区生态文旅经济新的增长极,加快提升区域旅游吸引力。

  旅游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截至“十三五”末,全区拥有国家 AAAA 级景区 2 个(项王故里景区、雪枫公园),AAA 级景区 6 个(宿北大战纪念馆、宿迁市博物馆、古黄河水景公园、印象黄河景区、中国粮食博物馆、朱瑞红色文化旅游区),省工业旅游区 2 个(光大环保、青岛啤酒),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1家(彩虹农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 2 家(四季青欢乐农庄、陈集镇葡萄采摘观光旅游园),较“十二五”末期有较大提升。

  文旅市场监管迈上新台阶。文旅市场日常安全检查与专项整治紧密结合,常态化开展文旅从业人员培训。举办文旅行业经营业主及从业人员培训班18期,以会代训12余起,培训3000余人次,组织城区文旅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演练近200场次,共检查文化娱乐场所、旅行社、星级酒店等共计3500家,参与检查人员5000余人次,立案查处文化市场违规经营案件140余起,确保全区文化娱乐场所规范化运营。2020年,暂退34家旅行社保证金432万元;争取国家、省级文旅行业纾困资金69.6万元,全力为文旅市场纾困解难。

  文旅融合发展初具成效。以建设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为抓手,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提振文旅消费。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推动大运河沿线文旅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推进新盛街、东大街、运河祈福园等文旅产品建设,彰显大运河文化内涵。依托项王故里区内品牌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演艺、特色购物、文化主题酒店等特色文旅业态,打造文旅地标。加快推进宝龙金鹰24街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培育。设立非遗文化展馆、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开设非遗大集、丰富非遗文创商品,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释放文旅消费潜力的叠加效应。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十三五”期间,全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标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文化和旅游产品的供给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和不足。

  公共文化服务质效有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着场馆档次、规模、设施设备配套与群众需求不匹配,服务与管理水平、公共文化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有待升级。文艺创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文艺创作创新不足、内容单一,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缺乏深度挖掘和传承发扬,在全国、全省范围内拿得出、叫得响的文艺精品不多。

  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有待加强。旅游发展依然停留在休闲观光阶段,缺乏深层次的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产品,部分旅游产品呈现同质化倾向,没有实现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小、散、乱”现象仍然存在,整体的开发层次较低,核心竞争力不明显。

  产业融合发展有待加深。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康养、商贸等基础产业,与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各类品牌创建融合还不充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业态培育不足,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产业链未有效构建,现有的服务设施品质偏低。

  旅游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区内重大文旅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主体多为行政管理部门或国有公司,缺乏有活力、有经验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与企业团队,多数景区依靠财政资金维护,旅游市场化程度过低,旅游产出偏弱。

  文化资源利用有待挖掘。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及弘扬传承仍然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不够,缺乏创新开发理念,旅游产品的文化融入度偏低、体验度不佳。

  专业人才队伍有待扩充。高层次文旅专业人才缺乏、基层文化队伍薄弱,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缺乏专职人员、专业程度低、人员流动性大,部分传统技艺传承人培育数量较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及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紧扣区委区政府“高标准打造城市核心区”发展定位,矢志“三争三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赋能、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勇挑大梁、多作贡献,在新阶段新征程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6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