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

  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泰姜政办〔2022〕1号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泰州市姜堰区“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区有关委办局,区有关单位:

  《泰州市姜堰区“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已经区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希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17日

  泰州市姜堰区“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水利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全区水利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治水思路,创新“生态河湖、美丽工程”建设理念,系统治理“大中小微”水体,打造了“秀水环城、丽水绕村”的水韵姜堰名片,水利改革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累计投入各类水利资金近10亿元,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一)防洪排涝实现新跃进

  “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流域防洪、区域治理、城市防洪排涝等各项工程,全面提升了区域的防洪排涝能力,姜堰水利防大汛、抗大旱、御台风,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1. 流域防洪全面提升。按100年一遇标准实施老328国道沿线控制建筑物除险加固工程,新建328控制线马宁闸,实施了白米套闸加固改造工程,启动姜堰套闸加固工程。

  2. 区域治理工程有序推进。一是按20年一遇排涝标准全面提升骨干河道引排能力,实施完成龙叉港、俞西河、卤汀河、泰东河、周山河、大伦河、运粮河等骨干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整治河道115.87km。二是全面加快里下河圩区达标建设,完成圩堤加固88.8km,新拆改建圩口闸631座,更新改造泵站438座,里下河圩口闸电控启闭一体化改造全面完成,建成水美闸站27座。

  3.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扎实开展。按照20年一遇标准实施完成了城区汤河、三水河、砖桥河、鹿鸣河等河道疏浚整治,提升城区河道排涝能力。

  (二)水资源保障能力和节水供水达到新水平

  1. 水资源双控目标基本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区年用水总量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均逐年下降。2020年全区用水总量为3.397亿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49.41 m3,较2015年的86.16 m3下降42.55%。

  2. 农业水价改革全面覆盖,节水效果显著。出台《姜堰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姜堰区农业用水价格核定管理试行办法》等农业水价改革和奖补办法,编制并实施《姜堰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0年12月10日,率先在泰州地区完成市区两级验收,并以全市第一的成绩通过省级验收,提前一年全面完成48.99万亩改革任务。2020年农业用水量2.875亿m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3,城乡供水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优化行政许可机制,实现取水许可证照电子化。

  3. 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十三五”期间累计创成各类节水载体115家,其中省级载体达33家。2019年12月,姜堰区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通过省级验收。2020年11月,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4. 完成中干河备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完成中干河备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投入资金1.35亿元,全面搬迁拆除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无关的建筑物,对区域内居民生活污水实施接管,对保护区内6座桥梁实施污水导流,消除水质安全隐患,建设完善一级、二级保护区的隔离护栏。

  (三)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实现新发展

  1. 生态河道建设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共建成生态河道58条(段),其中区级生态河道12条(段),总长157.53km;镇级生态河道46条(段),总长78.52km。打造区、镇、村三级生态样板河道113条。

  2. 活水、保水工程有序进行。完成时庄河泵站,四支河泵站、革命河节制闸等活水保水工程,提高城区河道的活水能力和亲水性。

  3. 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完成了罗塘河、东方河、种子河黑臭河道治理工程。大力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实施溱湖生态湿地公园建设。2020年,全区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4. 持续加强水景观和水文化建设。近年来,陆续打造了一批城市水文化景点,如罗塘河的“百龙戏水”、“历代龙雕”、“沟通江淮”景观带,三水河的“三水河小广场”、“文化石”、“鹊桥”等,鹿鸣河的“阴阳八卦图”、“三水神针”、“诗赋石刻”、“石雕画”等,中干河的“三水汇聚广场”、“生态园林”等景点,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园景,传承“三水名城”优美的水乡风光。

  5. 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持续开展。对泰东河、中干河、周山河等6条区级骨干河道实施水土保持绿化62km。开展中干河备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建成中干河水源地涵养林。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陆续实施了大伦镇大伦村、溱潼镇湖南村等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项目,治理面积36km2。

  (四)农村水利建设取得新成效

  1. 持续开展节水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溱潼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新建、维修衬砌渠道250.06km,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65.82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率达94.7%);旱涝保收农田面积61.1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88.1%);高标准农田面积49.9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万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达6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2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