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扬州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

  ——水生态保护更加严格。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河湖生态空间规范有序,河湖功能恢复提升,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市力争恢复水域面积18平方千米,重点河湖生态水位(流量)保证率达到90%,水土保持率达到99.5%。

  ——水资源利用更加节约。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落实。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40.97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完成省下达目标,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636。

  ——水管理服务更加精细。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更加严格,河湖管理保护更加有力,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更加规范,水旱灾害防御基础更加牢固。智慧水利建设全面加速,重点领域智慧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扬州市“十四五”水利发展指标表

  序号 指标 2020年 2025年

  1 流域防洪能力 淮河入江水道巩固行洪12000m³/s,骨干河道行洪100年一遇,公道引水河等支流基本达到20~50年一遇 淮河:入江水道巩固行洪12000m³/s,骨干河道行洪达到100年一遇,重要支流达到20~50年一遇

  长江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部分堤段达100年一遇标准;河势基本稳定 长江: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长江河势巩固稳定

  2 区域防洪排涝能力 防洪:骨干河道防洪达到10~20年一遇 防洪:骨干河道20年一遇

  排涝:沿湖圩区5年一遇,其他地区基本接近10年一遇 排涝:10~20年一遇

  3 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防洪:扬州主城区、江都城区、仪征城区50~100年一遇,高邮、宝应20~50年一遇 防洪:扬州市中心城区100年一遇,仪征、高邮、宝应城区50~100年一遇

  排涝:10~20年一遇 排涝:扬州市中心城区20年一遇,仪征、高邮、宝应城区10~20年一遇

  4 全市用水总量 * 40.8亿m³ 40.97亿m³

  5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 * 44.4% 完成省下达指标

  6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 34.5% 完成省下达指标

  7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 0.63 0.636

  8 有效灌溉面积率 94% 95%

  9 旱涝保收田面积率 88% 91%

  10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完成率 * - 100%

  11 恢复水域面积 - [18km²]

  12 重要河湖生态水位(流量)保障率 - 90%

  13 水土保持率 - 99.5%

  14 地下水年开采量 * - 0.18亿m³

  注:1. 带*为约束性指标,其余为预期性指标;

  2. 带[ ]为规划期累进值,其他为规划期末值。

  (四)发展布局

  围绕“十四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布局,坚持将水利发展融入全市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重点加强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农村水利等“四类建设”,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河湖管理保护、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害灾害防御等“四类管理”,增强水利管理服务效能;提升法制保障、数字驱动、文化弘扬、科技创新等“四种能力”,增强水利发展内生动力,以水利的高质量发展支撑“好地方”扬州发展建设。

  1. 加强“四类建设”

  按照国家水网和江苏水网部署要求,统筹实施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农村水利四类工程,增强水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完成长江、淮河等流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推进长江河势治理,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加大骨干河道治理和重点涵闸站除险加固力度,增强区域引排能力;积极适应城市发展空间拓展和防洪排涝标准提升等要求,完善城市防洪减灾综合体系,维护河湖安澜和城市安全。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依托南水北调、江水东引等跨流域、跨区域输配水工程,以区域骨干河道为通道,以水库、塘坝、水源地为节点,构筑完善全市输水大动脉、主骨架和毛细管,服务国家和全省水资源调配大局,增强城市供水韧性和应对极端干旱能力。加强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以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等为主轴,以中小河流和城乡河道为廊道,以高邮湖、宝应湖、瘦西湖、白马荡等湖泊湖荡等为节点,加快修复河湖生态, 促进河网水系互通互联,推进全域建设高品质的幸福河湖。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积极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实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强化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 强化“四类管理”

  全面落实水利行业管理各项要求,全面加强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河湖管理与保护、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水旱灾害防御等“四类管理”,保障水利高质量发展。强化水资源节约与保护,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积极开展“合理分水、管住用水”,推行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强化河湖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度优势,推进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加强河湖水域动态监测,加密河湖管理保护边界,维护河湖空间完整;加强长江采砂管理,严格涉水项目建设准入,强化岸线保护和利用,保障河湖功能完好。强化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完善水利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加强工程运行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开展工程安全鉴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强化水旱灾害防御管理,加强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强化防汛抗旱技术支撑,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守住水旱灾害风险防洪底线,助推平安扬州建设。

  3. 提升“四种能力”

  积极推动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重点提升法制保障、数字驱动、文化弘扬、科技创新等“四类能力”,增强水利发展内生动力,提升治河理水效能。增强法制保障能力,进一步健全水法规和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完善水利规划体系,构建完善以法制规划为统领、空间规划为基础、专业专项规划为支撑的水利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增强数字驱动能力,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全面推进算据、算法、算力建设,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加快形成高效实用、安全共享的智慧水利总体框架,以智慧水利引领水利现代化。增强文化弘扬能力,加强水文化发展总体统筹,继续保护优秀水文化遗产遗存,加快高品质水文化载体建设,加强水情国情教育,更好展示扬州特色水文化内涵。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重大问题科技攻关,加大实用性成果推广应用力度,强化水利科技战略支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