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扬州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

  3. 支撑“好地方”建设,要求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扬州时提出,扬州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水是扬州的“魂”与“脉”,是“好地方”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十四五”时期,全市水利发展要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洪安全的可靠度,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与效率,增强应对极端恶劣气候的能力,以更高的水安全保障夯实“好地方”发展基石,支撑我市建设长三角区域有竞争力的产业科创名城;要继续发挥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交汇和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的水系禀赋,加强河湖生态修复与保护,以更高颜值的幸福河湖擦亮“好地方”生态底色,支撑我市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生态宜居名城;要以长江为横轴、大运河为纵轴、历史为竖轴谋篇布局扬州特色水文化,以可观可感的水文化丰富“好地方”的历史内涵,支撑我市建设享誉国内外的文化旅游名城。

  4. 立足新发展阶段,要求提升水利发展质效

  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时期,全市水利发展要不断完善发展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力,助力扬州高效能治理。在完善发展制度方面,要进一步健全水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水行政执法,推进“放管服”改革,更好适应新时代水利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创新发展模式方面,要紧抓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良好机遇,全面加快智慧水利建设步伐,提升“全面感知、数字孪生、智慧模拟、精细决策”能力,促进行业管理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在增强发展动力方面,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加强重大水问题基础研究,加大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供给力度,为水利高质量持续注入强大活力。

  (三)面临挑战

  对照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全市水利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是防洪保安能力不够充分,长江局部河势还不够稳固,里下河区排涝滞蓄能力衰减,仪邗区和通南区洪水外排出路不足,城市排涝能力与国家标准仍有一定差距。二是水资源配置体系不够完善,里下河区供水能力严重不足,入江水道沿线区供水保障度不高,现有工程体系难以满足特殊干旱时期用水需求。三是水生态修复不够到位,河湖生态修复缺乏有效实施空间,生态治理比例整体不高、成效不稳固,幸福河湖建设与人民群众期盼仍有不小差距。四是农村水利保障能力不够牢固,灌区现代化改造程度偏低,农村河道生态化建设比例不高,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护能力不足。五是水管理服务能力不够健全,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的作用仍需加强,河湖空间管控力度仍需加大,水行政执法力量依然薄弱,工程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主体轻配套的现象依然存在。六是改革发展动力不够充沛,部分水法规和规章制度不适应新的管理需求,智慧水利起步晚建设慢,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力度薄弱,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还需加强。这些问题需要准确把握、科学应对、精准施策,在“十四五”期间逐步推进解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水利现代化为发展方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现代水网构建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水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和水治理能力,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扬州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为“好地方”扬州建设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发展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凝心聚力,统筹推进规划实施。

  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水利发展的根本目的,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防洪、供水、生态等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全面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河湖治理保护,注重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的生态性,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服务发展。主动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积极对接“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新要求,不断拓宽水利服务领域,优化水利发展布局,增强水利保障能力。

  坚持系统治理。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兼顾全面与重点、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建设与管理,积极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提升系统治理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进有利于健全治水法制基础、提升治河理水效能、传承弘扬先进水文化、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等的改革举措,增强水利发展内生动力。

  (三)发展目标

  2035年远景目标。全面建成与我市现代化发展进程相适应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水资源保护体系、水生态修复体系、水管理服务体系、水文化弘扬体系,展现“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永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复苏、水管理智能高效、水文化传承弘扬”的水利现代化愿景。

  2025年主要目标。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至2025年,初步建成标准较高、功能齐全、节约高效、保障有力的现代水安全体系,增强全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和依法治水能力,为扬州高质量发展谱写水利篇章,为“好地方”扬州建设发展增添水韵成色。

  ——防洪安全更高保障。全市遭遇一般洪涝灾害基本不受损失,遭遇超标洪水有应急措施。淮河入江水道巩固行洪12000立方米/秒,骨干河道行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重要支流达到20~50年一遇;长江干流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长江河势巩固稳定;区域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扬州市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仪征、高邮、宝应城区达到50~100年一遇;扬州市中心城区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仪征、高邮、宝应城区达到10~20年一遇。

  ——水资源配置更加高效。跨流域、区域引调水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水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增强。一般干旱年份,全市生活生产用水不受影响;特殊干旱年份,城乡居民饮用水和重点行业用水有保障。全市生活供水保证率达到97%以上,重点工业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农业灌溉保证率达到80~95%。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