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电商。全面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引导优势特色产业与农产品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网销农产品集中产区。积极开展农产品电商示范企业评选,支持企业建立农产品电商标准体系、全程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和农资质量安全追溯及监管体系、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质量监督体系等运营模式和制度规范。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充分发挥金槐村、周管村等电商示范村镇引领效应,强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鼓励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平台、电子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建设县级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鼓励发展电商直供、社区支持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以及直播带货、社交营销等营销新模式,打响扬州红太阳、王鲜记等电商品牌。加快推进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农村仓储、物流、冷链数字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农业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到销售、消费的全流程数字化,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农业智慧物流基地、农产品智慧批发市场,持续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
专栏4 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四)——智慧农业
无人化农场。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实现智能装备或智能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农场生产、日常管理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到2025年,建设10个左右省级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
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园区)。围绕基地选址、规划设计、专业人员配置、智能机械设备配置、配套保障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和规划,实现畜牧养殖、农产品生产等全程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到2025年,建设20个左右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果茶桑、特粮特经、蔬菜等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园区)。
4.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大力发展线上新经济。深化数字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电子商务平台流通效率和服务质量。拓展无接触式消费体验,加快“无接触”配送在制造、零售、餐饮、酒店、社区楼宇等领域应用,推动建设网上超市和线下无人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智慧驿站、智慧书店等。深化金融服务、文化娱乐、展览展示、教育培训、健康医疗等服务和活动的线上发展,鼓励发展定制消费、网红消费等新零售模式。
加快培育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分散的生产资源进行共享利用,实现各类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进制造资源、数据等集成共享。大力发展共享出行、共享租住、共享WiFi、共享物品、共享导游等新业态,整合线下供给资源,针对用户需求提供更优质体验。围绕智能制造、金融租赁、物流运输等领域,加快培育发展分享、协作生产新模式。围绕数字科技关键技术创新,探索建立集科技仪器共享、科研咨询与合作开发等科技资源共享模式,积极发展科技知识技能分享平台。
融通发展平台经济。鼓励制造业、农业龙头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联合创新,共享通用性资产、技术、数据、人才、市场、渠道、设施、中台等资源,提供信息撮合、交易服务和物流配送等综合服务。鼓励本土有实力的平台企业自建或助建综合类、产业类等互联网服务平台。加快培育平台经济企业,鼓励更多个体工商户注册入驻平台,推动平台经济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打响平台经济“扬州品牌”。
专栏5 数字化应用场景(五)——智慧服务
无人超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消费者进行快速面部特征识别、身份审核,应用物品识别和追踪技术,结合消费者行为识别,判断消费者的结算意图,采用智能闸门完成“无感支付”。到2025年,新建100个左右无人超市。
智慧餐厅。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打造餐饮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用户自主点餐系统、服务呼叫系统、后厨互动系统、前台收银系统、预定排号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显著节约用工数量、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管理绩效。到2025年,新建100个左右智慧餐厅。
智慧驿站。运用图像识别、身份审核等信息化技术,为过往人员提供自助停车、休息、加水、公厕、商超等智慧化服务。到2025年,新建20个左右智慧驿站。
智慧书店。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管理、智能购物,实现人、货、场精准匹配,从而降低书店管理难度,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到2025年,新建20家左右智慧书店。
扬城淘宝。聚焦扬州特色工业品、工艺品、农产品等,融通企业服务云平台,集成打造扬城淘宝综合服务端。瞄准扬州毛绒玩具、电动玩具、琴筝、仪表灯具等特色产品,打造轻工业淘宝子平台;瞄准高邮湖大闸蟹、高邮双黄蛋、宝应荷藕、扬州酱菜、仪征绿杨春茶等扬城特产,打造特色农产品淘宝子平台;围绕剪纸、装饰品、刺绣、纺织品等特色手工艺品,打造工艺品淘宝子平台。
(二)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1.壮大数字经济基础产业
实施基础产业提升计划,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两大领域,加快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强智能硬件场景化应用,形成双轮驱动支撑模式。到2025年,两大产业规模超过1840亿元。
电子信息制造业。围绕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特色工艺集成电路、感知器件、新型显示、新型电池、北斗通信、智能终端等产业板块,支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建设,促进虚拟现实、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其中,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主攻中端功率器件、高端分立器件等领域,感知器件重点研发新型传感器,新型无线射频标签(RFID)等产品。新型显示打造从功能性光学膜到新型显示终端的全产业链条。新型电池围绕储能领域,促进铅蓄电池转型和做大储能锂离子电池板块,同时推动光伏电池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北斗通信以建设江苏省北斗产业扬州协同区为抓手,发展一批终端产品制造企业,做大做强平台服务企业。智能终端积极发展AR/VR、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达到1600亿元。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挥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航空等产业发展优势,加快制造技术软件化进程,以开源软件和低代码开发为主体,大力开展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协同攻关。实施工业软件攻关行动,鼓励软件企业与中船重工七二三研究所、扬大等大院大所、软件名企深化合作,以智能加工与装配、智能检测、智能物流等装备制造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研发设计类、生产制造类、经营管理类软件攻关,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到202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达到2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