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睢宁县“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围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活动主题,通过广播、网络、宣传手册、举办学习班和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抗震防灾方针政策。在多个社区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学校内部成立学生小记者团,配合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通过“睢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微信公众号,举办防震减灾知识有奖答题活动。投入使用应急科普体验馆,通过模拟地震设备、5D电影院,使居民全方位、更直观的感受防震减灾的重要意义。

  2.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组织学校经常性开展应急疏散和避难演练活动,在演练中向学生讲解地震知识,提升学生的逃生、自救能力。组织社区居民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教育引导居民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有效快速疏散到临时避难场所。

  二、机遇挑战

  (一)发展机遇

  1.法律政策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以及地方性法规为我县地震台网的建设、运行、发展提供了法律法规的保障。《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地震监测预报业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中国地震局党组关于推进地震台站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我县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夯实地震台网基础提供指导。

  2.科技迅速发展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突破,地震监测台网建设水平提高,地震预报水平提升,强震动观测能力和活断层探测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震害防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地震应急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地震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快防震减灾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

  (二)面临挑战

  1.地震监测预报基础依然薄弱

  科技实力有待提升,地震观测所获得的信息量远未满足需求,绝大多数破环性地震尚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报。地震部门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灾害预警、指挥部署、社会动员和信息收集发布等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2.防震减灾基础工作落实不力

  基层地震应急预案存在“上下一般粗”的现象,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预案实战演练较少,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公众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认知度、认可度和参与度不高,我县部分农村民房和乡镇老旧房屋抗震设防能力差,主要集中于内城河以内、文学路南端、红叶路与八一路交口西北方向、睢河路与元府路交叉口等地段,容易出现“小震大灾,大震巨灾”的严重后果。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应急救援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建设,以服务睢宁经济社会发展为着力点,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夯实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基础,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推动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地震灾害综合防范和公共服务能力。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防、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健全防震减灾体制机制,着力加强地震监测、应急处置、灾害救援、恢复重建等能力建设,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谱写睢宁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服务。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做好防震减灾服务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公众知识普及率和自救互助技能。大力推进防震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红线,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2.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体制。完善防震减灾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防震减灾应急机制,强化县政府在县区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并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形成省市县协同、部门协力、社会协作的工作“一盘棋”,实现抗震救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

  3.以防为主、防救结合。树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积极采取综合措施,主动防御,将防震减灾工作“防、减、救”相结合,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结合,协调推进各领域、全过程的防震减灾工作。加强防震减灾工程建设、地震监测预警预报、宣传教育、技能培训等预防工作,不断提高全县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4.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坚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科学防控”的原则,加强党对抗震减灾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县、镇两级现有的防震减灾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先安排防震减灾重点镇(街道)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促进各行业、各部门、各镇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促进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发展,把科技进步作为全面提高防震减灾能力的重要支撑,以科技创新驱动地震监测预报业务进步,推动防震减灾治理现代化。

  5.依法行政、科学治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坚持法制思维,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规范镇(街道)、县级部门、社会组织和公众防震减灾责任和义务,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能力建设为保障,持续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防震减灾治理现代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69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