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睢宁县“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五、重点工程

  (一)住房抗震加固工程

  根据省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要求,开展“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加强对农村村民住宅、学校、交通线以及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管理。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加固,持续改造不满足抗震要求的砖房和老旧房屋。对自行建盖安置房的,收集原有农居建设图纸完善县农村民居抗震设计图库,指导农民进行民居建设和加固。对处于地震带上,但年久失修、抗震能力极差的住房,根据民众意愿,拆除原有房,建设抗震集中居住区。到2025年,基本完成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抗震能力不足的住宅、学校等重要设施的抗震加固,大幅提高农村民居抗震防灾能力。推进医院抗震设防工作,开展睢宁三院门诊楼、县人民医院门(急)诊楼抗震加固计划,提高抗震能力。

  (二)抗震设防风险普查工程

  根据《省商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江苏省开发区区域评估工作方案(试行)实施细则的通知》(苏商开发〔2019〕548号)要求,推进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对郯庐断裂带和废黄河断裂带附近区域的地震活动断层、地震活动构造和场地条件进行探测。根据“一图一情景一应用服务”架构开展对供电、医疗、交通、通讯和消防系统的检查工作,协助完善地震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对规划区内老城区老旧房屋老化电路进行维修改造,更新电力线路。开展地震灾害风险基础信息调查工作,对大型商场、会展中心以及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确保城区建筑抗震能力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要求。

  (三)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江苏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苏发改投资发〔2021〕640号)要求,实施睢宁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加密和优化地震观测台网。开展岠山台和苏02井观测点的升级改造工作,协助上级建设地震大数据资源池,实现“一网一池一平台”的架构要求,做到监测手段多样化、立体化,监测内容科学化。确保地震监测台网(站)正常运行,开展并持续更新全县宏观观测点情况调查,在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地震预警信息接受终端,提高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水平。协助省地震局做好国家预警项目和省预警项目建设,完成睢宁睢城街道台站、睢宁姚集镇台站以及17个省级预警台站建设,与本地应急广播部门合作推进地震预警信息终端接收系统建设,打通预警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扩大消防站规模,提高灾害预警后的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可能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四)抗震设防宣传教育基地

  积极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项目,创建我县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每年评选一所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突出的学校成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并结合已建教育基地形成覆盖全县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网络,推进建设科普宣传云平台,拓展“互联网+地震科普”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扩大宣传普及面。2022年县政府将投入80万元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升级改造现有应急科普体验馆,重点增设VR设备。积极开展防震减灾教育科普基地(场馆类)申报工作,新建一个省级防震减灾教育科普基地。城区街道、村阅览室、镇图书室、学校图书馆配备防震减灾有关资料,在全县中小学推广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全县防震减灾法规大众教育的普及率。

  (五)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我县积极融入“全灾种、大应急”体制,本着“一场多用、适当超前”的原则,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与美丽宜居城市规划项目有机结合,建设高质量应急避难场所。根据省市任务和我县地理位置及疏散要求,2021年投入150万元在睢宁县高铁商务区公园(科技教育文化主体公园)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有效疏散面积8万平方米,可容纳5万人,场所内将配备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棚宿区、应急物资储备区、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区、应急厕所区、应急停车场、应急饮水区等相关应急场所。2022~2023年将陆续在睢梁河公园、花径公园、体育场、成侯广场、留侯广场、徐沙河公园等地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对于城区高层建筑,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推进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确保地震灾害发生时人民得到生命安全保障。

  (六)救援物资储备和管理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徐州市地震应急预案》《救灾储备物资库存管理制度(试行)》要求,我县预建设一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根据应急物资需求大、种类多、时限强的特点,分批次、有计划的订购应急救援物资,增加救灾储备物资的品种和数量。县政府将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震后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和供给,并可征用当地大型物流企业(如仓储式超市)的仓库作为临时物资储备点。

  六、保障措施

  (一)落实防震减灾工作责任制

  县住建局协同经发局、应急局等部门成立抗震办公室,参与防震减灾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负责协调抗震减灾规划的实施,城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防震减灾规划实施。进一步明确并压实我县各相关部门责任,健全防震减灾法规体系,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明确各个领域和环节的执法主体和工作责任,形成防震减灾工作长效机制,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督查

  根据国家和住建部、江苏省有关城市建设和抗震减灾的要求,完善防震减灾工作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督查力度,确保各项防震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推进防震减灾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和管理,严格要求规划实施部门定期向县政府有关职能机构汇报监督,检查规划的执行情况,推进我县防震减灾主管部门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吸收国内外关于资金分配,物资接收、储存、分配等的规定和实施办法,完善防震减灾工作奖惩制度,对执行和实施抗震减灾规划、并积极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城市抗震减灾规划的应给予惩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69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