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睢宁县“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三)依靠信息化技术提高抗震水平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城市抗震减灾的综合能力。对接应急管理大数据中心,协助完善国家地震大数据中心,汇集各类地震数据及各级产品。应用功能相对独立的现代先进技术系统,保证在大地震时,与国家和省地震局之间地震应急指挥信息、监测预报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为省、市及兄弟县之间日常地震监测预报、科学研究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提供网络技术平台。

  加大对抗震减灾科学研究的支持,通过专项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城市抗震减灾能力的提高。建立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地震服务信息传播体系,应用新媒体地震服务信息传播技术,完善面向政府、行业、公众的综合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发展地震信息服务行业,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四)完善防震减灾资金分配

  合理调整抗震减灾经费在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的比重,相关经费应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县政府安排财政部门建立抗震减灾专项资金,用于防灾工作,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增加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防震减灾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防治资金专款专用。

  在城市抗震防灾经费方面,政府可以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鼓励。政府建筑、政府负责的公共建筑以所在地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城市抗震防灾的基础建设(避震疏散、科学研究等)对于城市建成区以所在地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对于新建区由建设单位负责,抗震加固改造建筑以产权所有者为主、政府给予政策鼓励和适当补贴,新建工程由各建设单位负责、政府应加强管理。对市政设施和其他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按先急后缓分年度纳入城建项目计划,统筹安排。

  (五)加强防震减灾人才培养

  各部门要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政策,部门内部可以实行竞争激励机制,鼓励青年骨干实地参加科研工程项目,以便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高等院所进行学习,努力培养出懂专业,善管理的防震减灾管理人才。对于台站基层技术人员,要有计划的进行业务培训与考核,提高台站人员技术水平,实现一专多能。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人才队伍的爱岗敬业精神,提高道德水平,营造出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集体氛围。

  立足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以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为重点,积极稳妥的改善队伍结构,加快培养一支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主体的管理队伍,为开创防震减灾事业新局面提供人才保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69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