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丰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

  2.培育引进优质医疗资源。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具备特色专科的医疗机构,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瞄准医疗前沿、组建优势学科团队提供特色医疗服务,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医疗专科。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医疗团队,增添高精尖新大型医疗设备。多维度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构建与知名院校和医疗机构的长期合作机制,引培结合,促使我县医疗机构在高端技术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能力等方面不断得到提升。深化县人民医院与南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院校合作。继续强化院际合作,提升江苏省人民医院刘庆淮教授眼科工作室、王增军教授泌尿外科工作室、江苏省肿瘤医院陈仕林教授肿瘤联合诊疗中心影响力,加快推进江苏省人民医院周艳丽教授心脏电生理与起搏诊疗中心建设、南京鼓楼医院李敬伟博士神经内科卒中中心丰县分中心建设,打造名院、名科、名医“三名品牌”。建立县中医医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院校联合”合作机制,建立华浩明教授名医工作室,建设肿瘤综合治疗、慢性病管理等专科专病中心。

  3.大力推进医院等级创建工作。重视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努力提高医院科研和教学水平。丰县人民医院建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加强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重点打造康复、断指(趾)再植、妇女儿童、口腔医学、肿瘤等特色专科。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力争建成省级实验室,提升卒中、创伤、胸痛、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五大救治中心”建设水平。丰县中医医院建成三级中医医院,积极创建省、市重点专科,建成8个市级重点专科。开展中医科研项目,围绕中医药服务发展需求,引进人才更新设备,全面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县妇幼保健院建成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妇幼条线服务项目,提高全县妇幼健康服务能力。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到2025年50%以上的建制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

  第四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促进有序就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现代卫生健康监管体系、保障药品供应为核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综合医改质量。

  1.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医院得到有效落实。健全会议决策制度,完善议事规则,建强党务专兼职队伍,理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重点、要点。加强医院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党的组织全覆盖,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抓好思想工作、医德医风建设,把党的领导融入公立医院治理各环节,把党建工作贯穿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全过程。发挥党组织在医疗集团体制攻坚改革上的引领作用,推动县域医共体如期高效高质运转。

  2.全面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发挥医共体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推进县域医共体实质化运作,建立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为核心,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覆盖全县域的县、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权责清晰、高效有序的分工协作机制,使医共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发展的共同体。

  3.全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规范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导向,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治理结构、人事薪酬、编制管理和绩效考核改革,进一步激发医院生机活力,实现公立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4.全面建立和完善现代卫生健康监管体系。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探索“互联网+卫生监督”模式,实施信用卫生监督,提高公共卫生、医疗卫生、职业卫生、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能力,健全卫生健康行政许可、日常监督和行政处罚等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统一、运转高效、执法有力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卫生健康行政执法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依法加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医疗服务要素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卫生健康服务市场秩序。

  5.全面实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强化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的主导地位;逐步推动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在县域医共体内建立以基本药物为核心、慢性病用药为主的统一目录,建立统一的药品采购配送和管理模式。落实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机制,完善短缺药品监测网络体系和短缺药品“每月零报告”“清单管理”制度,保障短缺药品供应。

  第五节 推进基层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1.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按照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求,创建“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服务”层层相扣、环环相接的医疗健康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优化城乡居民“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大力推进县镇村一体化管理,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共体,丰富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内涵,深入开展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全面完善财政投入、人事薪酬、医保支付、价格管理等配套政策。力争到2025年底县域就诊率达到92%,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7%。

  2.全面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建立卫生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卫生人才,大力开展卫生人才素质提升项目,提升服务能力。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统筹调度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数额,全面实行县管乡用;每年面向乡镇卫生院定向免费培养本科、专科层次卫生人才35名以上,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力量支持。建成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实现基层人员实训全覆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68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