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体制机制更具活力。通过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除基本养老保障和普惠性养老服务外,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由行政主导的管理体制向由市场导向的治理体系转变。推进养老服务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着力培育和打造若干综合实力较强、市场化运作成熟的养老服务品牌,使之成为鼓楼区“十四五”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是发展环境更加优良。积极落实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规划、土地、税收、财政、金融、人才、价格等政策,加大对养老服务组织和企业的培育资金支持,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条件更加成熟。建立基于评价评估及综合监管体系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老年人和养老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更有效保障。广泛开展对老年群体的志愿服务,进一步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制度
1、推进养老服务机制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政府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放开并积极培育养老服务市场,切实降低养老服务税费,推动“放管服”改革,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促进养老服务管理运行机制从“政府主办”向“政府主导、多元参与”转变,促进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进一步提升行政监管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社会评估机制。
2、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发展。依据《江苏省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结合鼓楼实际,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推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内容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社会服务范畴,优先将经济困难的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纳入基本养老服务重点保障对象。开展老年人能力与需求综合评估,将结果作为老年人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依据。“十四五”期间,基本养老服务覆盖老年比率保持在20%以上。
(二)完善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
3、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居家适老化改造和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三大工程,促进居家养老功能和水平的提升。完善以区指导中心为龙头、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为纽带、社区“嵌入式”服务中心(站)为支点的社区养老工作网络,推动社区养老内涵式发展。推进“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切实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立鼓楼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适时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发挥养老机构辐射效应,提升机构医养、康养的服务条件和能力,引导养老机构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4、促进养老服务品质提升。以“机构+”做强做优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推行品牌化、精细化发展模式。以“服务+”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探索实施清单化、标准化的生活照料、家务料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居家上门服务。以“平台+”建立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体系,建立养老服务诚信体系,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估和等级评定。建立长效化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体系,落实执业资格、注册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补贴、入职奖励政策。完善养老志愿服务体系,深化“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建立专业化养老志愿服务队伍。
5、发挥家庭养老的主体作用。全面建立居家探访制度,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和引导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等开展探访与帮扶,为独居、空巢、失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以及8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到2022年末,月探访率达100%。加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依托专业医疗机构、社区内的养老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连续、稳定、专业的养老服务。对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和其他人员提供培训,提高其专业照护能力。采取政府资助与个人支付相结合方式,推动和扶持社区无障碍设施改造和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到2025年,家庭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30张以上。
6、推动社区养老的内涵发展。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力量运营、市场化运作,全面提升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街道层面建设至少1个具备托养、上门服务、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能够辐射周边1.5公里。实施“养老+N工程”,以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为纽带,整合本地区学校、企业、医院及其他各类专业化优势资源,在社区为老年群体提供服务。全面推行“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有组织有计划地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
7、推进机构养老高质量发展。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估和等级评定,评定结果面向社会公示,加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监管。综合行政和市场手段,通过人员培训、补贴发放、价格监督、执法检查、等级评定、优秀评选、社会宣传等方式,规范和引导养老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聚焦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刚性需求,重点扶持发展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服务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养老机构。依托养老机构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不断提高对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能力。到2025年,全区养老机构床位数不低于每千名老人30张,全区四级以上养老机构数达到8个以上。
8、促进养老与医疗深度融合。统筹家庭康复护理、居家专业护理、社区短期护理、养老机构护理、医疗机构护理等各类护理资源,构建养老护理服务完整链条。依据《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支持医疗机构举办、经营或合作经营养老机构,推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形成“15分钟社区医养服务圈”;支持各类养老机构配备康复设备,开展康复服务或康复器具租赁;提供老年健康体检,全面开展以老年人为重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