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福州市集美区“十四五”城市建设与管理规划

  境配套建设,着力在生态、交通、产业、智慧城市4个重要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设“东翼”集美东部新城,重点发展知识型制造业、文旅产业、新经济科创平台,打造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区,抓住轨道交通建设契机,与同安环东海域新城开发建设相衔接,积极导入科技研发等创新要素和产业生态,带动集美北部工业区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提升社会民生保障。

  (3)加大城市更新力度

  加快集美旧城保护与更新工程。在体现旧城土地经济价值、文化特征和社会价值目标的指导下,将旧城区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以商贸服务、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的综合区。采用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改造、街坊成片更新改造、集中成片渐进式改造等不同的改造模式,差异性推进历史人文风貌区、城市重要景观区、城市重要节点区及城市普通改造区的保护更新工程。旧城改造应保持旧城传统商业特色,重点改善购物环境,营造商业氛围,逐步调整商业业态,增加为游客服务的旅游休闲设施,焕发旧城生机。到2025年,全区完成城市更新5平方公里,打造1个老城更新样板。

  1、杏林老城片区更新: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努力实现旧城旧村改造政策有新突破。重点将杏林老工业区改造为以居住功能为主导、以多元产业为基础、以轨道交通为带动、以综合服务为特色,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活力、温情、复合型产城人融合宜居城区,对接融合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集美新城核心区的重要拓展区。增空间,加快明达、糖厂、电厂、厦化、纺织等老厂房用地改造,借鉴重庆等城市利用老厂房建设“文化公园+博物馆+创业空间”等模式,加快低效工业用地收储,同步推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功能,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开发高品质的生活休闲和商务办公环境,同步推动棚户区与村庄拆迁安置,提升片区生活品质。强活力,集聚高端资源和创新要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孵化培育,增强产城融合效应。

  2、提升老旧小区综合性能。按照《厦门市老旧小区工作实施方案》厦府办【2020】98号文件精神,完成集美区“十四五”老旧小区专项规划编制,按照“保基本、提升类、完善公共服务类”制定老旧小区改造清单,完善水电路气及光纤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等生活服务设施;参照《厦门市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以综合改造为目标,综合运用微改造、有机修补和大更新等多种模式,有效修复、激活老旧小区,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性能提升,完善老旧小区改造运营管理机制。不断加强统筹规划,逐步进行“成片式改造”,形成组团、成片式的物业管理规模,实现小区后续长效管理。到2025年,基本完成全区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3、加快实施旧村整村拆迁。重点围绕集美新城、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环东海域新城集美片区三个新城范围内的产业配套、民生保障等项目用地,以及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范围内的亟需用地,加快推进陈井等村庄整村拆迁。加快集美区软件工业招拍挂地块、集美区英中医院及周边配套、集美新城机械工业集中区三期、集美新城岩内片区、集美区后埔村及周边配套、陈井片区、西滨片区成片开发项目。

  (4)加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

  一是优质均衡发展教育事业。着力解决“有学上”、“上好学”问题。积极对接全市教育发展规划布局,安排教育补短板项目,推动城乡学校布局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空间布局动态一致,适度超前规划建设一批幼儿园和中小学。加强教育用地保障,实施教育补短板扩容工程,每年新建扩建一批学校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文明、科学、心理健康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推动学前教育更加优质普惠,加快建设圣岩、马銮东、坑内等一批公办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促进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继续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增加中小学学位供给,建成曾厝、海凤、莲花、锦园等一批学校。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提高高中办学成效,增建苎溪高中,继续对接厦门一中、厦门二中等市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厦门二中集美校区建设进度。支持和规范兴办职业教育学校,建成集美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密切对接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到2025年新增(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2万个,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五年累计提高1.5个。

  二是注重健康事业发展。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构建涵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三大层次、协调高效的医疗卫生机构体系,加快推动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市妇幼集美院区等项目建成投用,依

  图4 集美区“十四五”期间主要教育项目布局图(来源:厦门市集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托厦门市杏林医院规划建设市传染病专科医院、全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灌口医院新院区,推动区妇幼保健院建设标准化二级妇幼保健机构,推进锦园、集美新城等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落地实施。至2025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8人。

  三是健全公共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及养老机构规划布局,增加优质养老服务供给,支持和引导条件成熟的乡镇(街道)探索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社区居家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推动镇(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以及农村幸福院、居家养老服务站专业化运营。至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

  图5 集美区“十四五”期间主要卫生项目布局图(来源:厦门市集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图6 集美区“十四五”期间主要养老项目布局图(来源:厦门市集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5)完善保障住房供应体系

  基本形成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按厦门市住房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年度计划安排,稳步推进保障住房建设。到2025年,形成更合理、可衔接、分层清晰、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体多层次住房需求,实现住房总量平稳增长、住房品质逐步提高、住房消费健康发展、住房结构更为均衡、区域布局更加合理、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力争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覆盖率达25%以上。

  一是以需定建,确保保障房建设总量。在明确各种房源性质配比的基础上筹谋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落实市委建设目标和部署,科学安排年度建设计划,坚持“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理念,以集中建设和开发配建作为主要手段,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加强公共交通引导和公共配套带动;积极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PPP试点,采取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二是以质致远,提升保障房建设品质。精确保障:重视产业人才、新市民、低收入群体居住保障,加快保障性商品房(人才房)、公共租赁住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服务发展:以服务产业、支撑经济为落脚点,按照产业员工就近居住、交通便捷通达的原则谋划选址,多渠道拓宽房源,解决重点产业园区住房需求;持续提升:深化产城融合以及“保障房综合体”建设理念,集中社区级配套服务设施,打造交通便捷、配套齐全、设施完备、景观优美的混合保障房社区。

  (6)加大乡村建设力度

  乡村美丽宜居,才能成就“高颜值”厦门。集美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局和省市统一部署,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和宜居乡村建设,聚焦屋前屋后整治提升、交通设施建设、各类杆线规整、村庄绿化等重点任务,力争至2025年基本实现全区农村公共配套设施完善、村庄景观建设全覆盖,镇村生态宜居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加快农村道路设施建设,完善三级农村物流体系。落实市交通运输局与市乡村振兴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支持“三农”工作补齐发展短板措施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方案》(厦交规〔2020〕6号)文件精神,抓紧实施三年行动建设计划项目。依托路长制推进农村公路“白改黑”,打通城乡交通毛细血管;围绕省市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要求,稳步推进新324国道乡村振兴动线和溪林生态示范动线建设。提高农村公交线路密度和班次,提升“村村通公交”服务水平,提高各镇(街)首末站综合服务能力,完善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到2022年,每年建设改造农村公路5公里以上,农村公路服务能力、服务品质和效率显著提升。到2025年,基本形成外通内联、安全舒适、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格局。

  二是推进农村饮用水品质提升,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完成“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同步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全面摸底排查、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边界标志设立、生态环境问题清理整治,持续提升水质,确保百姓喝上干净水、放心水。按照“优先采用截污纳管,不具备纳管条件采用分散式”的思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重点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村黑臭水体区域、重要海湾沿岸及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试点村等重点地区、重点村庄,同步开展农村沟渠、池塘等污染水体的综合治理。至2021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2023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全覆盖。到2025年,力争全区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8%以上,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8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