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福州市集美区“十四五”城市建设与管理规划

  (5)加速城市亮化工程,展现城市夜间风貌

  城市的夜景亮化是展现城市活力与繁华的一张名片,是彰显城市文明与激情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集美区市从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出发,将进一步加快亮化工程建设步伐,结合城市门户空间建设,重点打造杏林湾环湾夜景带,大社历史文化街区亮化,北站交通门户空间亮化的一湾两片亮化工程,展现集美城市发展风貌。

  6、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智慧新城

  大力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实现全区各部门、各行业BIM+GIS+IOT数据融合,实现建设项目全流程智慧报建审核。完善城市应急管理、防洪防涝、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社区网格化管理、数字城管等大数据管理平台。健全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加强城市生命通道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危机管理制度,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到2022年,基本实现各类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应用,建成集美区城市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建成“集约式”城市管理服务模式;到2025年,全面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智慧化,实现全区建设项目全流程智慧报建审核。

  (1)大力推进CIM平台建设,驱动数据赋能城市管理

  一是加强地下空间智慧化改造建设。提升地下管网、地下空间以及地下综合管廊信息化水平,学习厦门环东海域美山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BIM应用示范经验,打造一批大规模、高质量、智能化的综合管廊工程。完善统一的地下综合管廊智慧管理信息平台,优化地下综合管廊信息模型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数据接入机制,推进数据融合共享与利用水平。推动地下空间设施改造、建设、管理与5G网络、传感技术融合发展,保障地下空间智慧化利用的基础支撑能力。深入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对城镇供排水、供电、燃气等设施实施智能化建设和改造。

  二是推动CIM信息化融合与创新。大力推进推进CIM平台在城市体检、城市安全、智能建造、智慧市政、智慧医院、智慧社区、城市综合管理各领域深化应用,打造智慧城市空间数字底板和基础操作平台。完善极端天气应急、消防应急、灾后应急信息化应用机制,推进应急管理数据开放共享、应急业务协同、应急系统综合集成,形成全面覆盖的信息化应急决策网络。

  三是推进建设施工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完善BIM技术应用机制,强化BIM技术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管理的应用力度。完善建设施工信息化管理机制,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建设施工规范运营,遏制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深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进BIM规划报建审查审批系统优化升级,推行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图自主审查和竣工验收阶段云端联合验收。

  (2)强化5G与智能技术利用,推进智能交通体系化发展

  一是提升停车智能化管理水平。在市级智慧停车信息系统和终端应用基础上,加快与交通网络、市政信息的数据整合和大数据创新应用,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提升交通指挥、停车引导、停车收费智能化程度,强化市民智慧停车体验。推进停车实时信息联网,加快利用5G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停车资源优化配置,切实缓解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

  二是创新停车共享机制。依托前期示范经验,在机关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商业、办公等各类社会停车点推广共享车位措施,完善错时停车和分时租赁等新兴停车模式,加强运行监测与数据分析,驱动数据赋能,以智能技术增强停车共享管控水平,打造常态化停车共享机制。

  7、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韧性新城

  至2025年,实现集美韧性城市框架建设,构建城市雨洪调蓄空间;强化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提高城乡建筑抗震防灾能力;加强基础应急设施建设,提升灾后自我恢复速度与能力;加强防灾演练,建立全过程应急管理体系。到2025年,50%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实现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片区水域面积率达到7%以上;到2025年,城市河道基本完成整治,骨干河道畅通,防洪排涝格局按规划基本形成,配水区域水循环基本畅通。按《厦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规定》和《厦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2.0~3.0平方米/人的设置标准设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至2025年,主城区和人口密集区完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1)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构建城市雨洪调蓄空间

  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加强流域治理。继续开展重点支流河道整治、堤防达标工程建设,完善流域防洪体系,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实施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中小河流整治和农田水利重点区建设等水利工程,不断改善水土环境。

  (2)强化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提高城乡建筑抗震防灾能力

  一是提升既有建筑工程抗震防灾能力。结合福建省及厦门市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要求,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复查既有建筑工程结构安全隐患,摸清既有建筑工程抗震防风基础情况,采取维修、加固、修缮、拆除等措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整治清理,消除既有建筑工程抗震防风隐患风险,提升既有建筑工程抗震防灾能力。

  二是强化新建建筑工程抗震及防台风监管。加大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新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监管力度,在设计中执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33并严格审查,在施工中落实抗震设防设计并严格监管,全面保障抗震设防工程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强化防台风措施监管,组织开展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落实各项防台风措施的监督检查。

  三是推进智慧消防工程建设,深化消防审验与建筑管理融合。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等技术,动态监控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实现建设工程的消防信息实时化、精确化、可视化功能;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更新、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等工作,同步改善消防安全硬件水平,完善智慧消防系统和智能消防硬件设施。以“多审合一”为导向,解决消防审验与建筑管理融合过程存在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梳理消防审验管理与执法分工、明确权责划分,通力解决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与利用、既有建筑改造装修等建设工程改造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扩大消防审验工作人员队伍,招纳消防审验相关专业人才,促进消防审验工作能力提升。

  (3)加强基础应急设施建设,提升灾后自我恢复速度与能力

  一是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安全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包含供水、供电、燃气、排水、供热、环卫、消防等多个方面,关系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基础设施的韧性提升,应当从空间布局、设施强化、应急预案、机制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整合优化。

  二是夯实基础应急设施功能建设。按《厦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规定》和《厦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2.0~3.0平方米/人的设置标准设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并健全配套设施。完善公园、广场、绿地、体育场(馆)、学校运动场、人防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应急救助功能,对新建基础应急设施合理规划、全过程监管,对既有基础设施定时维护、完善功能,对倒塌、损坏的基础设施及时修缮重建,储备一批功能完备、配套健全的基础应急设施。根据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可达性等运用GIS等空间运算技术,使得避难场所达到一定的人口覆盖率、空间覆盖率和服务重叠率。结合城市交通分级体系建设,保障救援通道和疏散通道可达性和畅通性。

  三是加强应急设计建造技术体系建设。依托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研发机构,开展应急设计建造、应急处置等技术的科学研究,组织召开应急技术专题研讨会;因地制宜构建厦门市应急技术设计与建造技术体系;扩大应急设计建造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提升城市的应急反应能力。

  (4)加强防灾演练,建立全过程应急管理体系

  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组织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组织及公众有效参与的社会响应机制。建立从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的全过程应急管理体系。自上而下搭建韧性城市管理框架,通过应急预案编制、平台建设等手段落实行动计划。建立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机制,提高市民的防灾意识和培养市民抗灾自救能力。灾中,在于应急处置与救援。通过强有力的政府主导,由政府建立共享实时应急信息平台,汇总信息,同意决策,各部门协调系统,辅以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形成有效的救灾自救体系。灾后,在于恢复与重建。财政措施支持恢复和重建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民房重建、产业恢复、灾害影响评估等。

  8、促进建筑行业提升,建设低碳新城

  坚持建筑科技创新,引导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加强建筑废弃物高效利用,推动建筑可持续绿色发展,政策赋能和园区建设同步,促进建筑业产业聚集,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至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全区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5%以上,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98%以上,新建商品住房全装修比例不低于50%。建成建筑业智能科技示范园区,加大建筑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形成建筑业及关联产业产业聚集,新增1家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至2025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打造低碳绿色新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8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