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主城区和人口密集区按2.0~3.0平方米/人的设置标准完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约束性
建筑行业 15. 建筑业总产值达到600亿 预期性
16. 新增1家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 预期性
低碳环保 17. 装配式建筑占全区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5%以上 约束性
18. 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98%以上 约束性
19. 新建商品住房全装修比例不低于50% 约束性
智慧城市 20. 建成集美区城市智慧管理服务平台 约束性
21. 实现建设项目全流程智慧报建审核 约束性
乡村建设 22. 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8%以上 约束性
23. 辖区福厦铁路、沈海高速等沿线基本形成具有厦门地域特色的村庄建筑风貌 预期性
24. 全区“绿盈乡村”占比80% 预期性
(1)城市更加活力宜居
完成集美新城建设,完成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公共基础、公共服务、公共环境配套建设,谋划集美东部新城新一轮建设。促进全区土地集约利用和重大产业片区建设,推进陆地港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有序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完善中心城区服务配套和慢性交通系统建设,完善中心城区商圈建设,促进夜间经济聚集,推进历史街区活化利用。至2025年,强化城市中心核聚集及活力构建,打造“一心两翼四片”的城市总体空间格局。
(2)城市更加安全韧性
构建城市雨洪调蓄空间,到2025年,50%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片区水域面积率达到7%以上,城市河道基本完成整治,骨干河道畅通,防洪排涝格局按规划基本形成,配水区域水循环基本畅通;强化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提高城乡建筑抗震防灾能力,主城区和人口密集区按2.0~3.0平方米/人的设置标准完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基础应急设施建设,提升灾后自我恢复速度与能力;加强防灾演练,建立全过程应急管理体系。至2025年,实现全区韧性城市框架建设。
(3)城市更加智慧创新
大力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在城市体检、城市安全、智能建造、智慧市政、智慧医院、智慧社区、城市综合管理各领域深化应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城市服务水平;以优化交通网络为基础,提升城市生活质量;以信息平台建设为主题,推进智慧城建和管理,到2022年,基本实现各类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应用,建成集美区城市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建成“集约式”城市管理服务模式;到2025年,全面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智慧化。
(4)城市更加低碳环保
以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为核心,提高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质量;以推进装配式建筑为龙头,推进建筑工业化;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研究为导向,变革建筑生产模式,至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全区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5%以上,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98%以上,新建商品住房全装修比例不低于50%。建成建筑业智能科技示范园区,加大建筑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形成建筑业及关联产业产业聚集,新增1家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至2025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
(5)交通环境进一步完善
加快完善支撑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快速路网,积极推进城市主次干路、支小路建设,打造功能完善、规模匹配、快慢有序、快捷高效的城市道路网系统,积极构筑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系统网络,持续构建与道路容量相协调、大公交系统相衔接,动、静态交通协调发展,规模适宜、结构合理的停车场库系统。到2025年,实现全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000个,中心城区新增2000个的总目标,基本构建“衔接区域、支撑全域、通达便捷、环湾放射”快速路网骨架,公交专用道、慢行系统等配套水平持续提升,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超过70%。
(6)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
至202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22%。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7.5%,在全市各区保持前列。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83.3%,基本消除劣V类水。生态岸线整治达到50%,滨水慢行系统网络基本建成,生态环境效益充分显现。全面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到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5%以上,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污水处理厂出厂水水质全面提升,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污水利用率达到20%。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海洋保卫战,构筑“一轴,两湾,三带、多廊道”的绿化结构。巩固提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到2025年,基本实现“山、海、城”相融的山水城市生态格局。
(7)住房保障进一步改善
贯彻执行《厦门市住房发展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力争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覆盖率达25%以上。到2025年,形成更合理、可衔接、分层清晰、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体多层次住房需求,实现住房总量平稳增长、住房品质逐步提高、住房消费健康发展、住房结构更为均衡、区域布局更加合理、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的住房保障总体目标。
(8)城市颜值进一步提升
以《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行动方案(2020-2025)》为指引,强化片区设计引导和风貌管控、实现全区重大片区、重要新城、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全覆盖,使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从高品质推动城市建设、高标准打造园林景观、高水平提升市容环境、高质量传承历史文化四大方面发力,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巩固提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加强老城更新、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塑造一批尊重历史、延伸文脉的城市空间。打造富有特色的铁路沿线景观绿化带,构建绿色交通“生态长廊”。至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功能品质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城市治理更加和谐有序,把集美区建设成为高素质高颜值跨岛发展最美新市区。
三、“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
1、优化城市建设布局,完善宜居新城
围绕建设高素质高颜值跨岛发展最美新市区,在岛外率先建成品质一流、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的总目标,按照统筹资源、突出功能、产城融合的思路,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打造“一心两翼四片”的城市总体空间格局。“一心”即新城核心区,增强“一心”的极核功能。规划用地面积77.7平方公里,依托新城核心区、软件园三期、灌口机械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与旅游、机械装备制造、商务商贸等,做足产城学人融合、聚人气集商机两篇“大文章”,做强与集美城市中心相匹配的高端商务、创新创业、文教居住等功能。“两翼”即集美东部新城、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重点是打造东西“两翼”重要发展极。加快建设“东翼”集美东部新城,规划用地面积4.7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知识型制造业、文旅产业、新经济科创平台,打造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区,抓住轨道交通建设契机,与同安环东海域新城开发建设相衔接,积极导入科技研发等创新要素和产业生态,带动集美北部工业区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提升社会民生保障。全面建设“西翼”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规划用地面积1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商贸文旅、现代物流和智慧产业,联动杏林老工业区整体改造提升,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从而形成“一心两翼”的东西向城市发展主轴,建成连片成势、环湾布局的生态型科技新城和人文新城,支撑集美长远发展。“四片”即集美、杏林、灌口、后溪片区,主要是持续优化“四片”的城市和产业功能。集美片区,着眼于保护传承嘉庚精神、百年学村、闽南文化等历史文脉,持续改善集美老城区交通、市政等设施配套和环境品质,擦亮文教区金字招牌。杏林片区,聚焦片区整体改造提升,注入创新创业要素,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孵化培育影视产业、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产业新业态,为杏林老工业区注入新活力。灌口片区,持续提升新城镇建设水平,推动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结合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建设加快培育智能科技等新兴产业,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后溪片区,重点推进城市功能基本完善,依托厦门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等流量经济;提升后溪工业组团发展能级。
(1)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拓展发展空间。坚持“多规合一”,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准确把握厦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新变化,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梳理优化生态控制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合理规划各类用地,保障城市建设发展空间。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进一步梳理全区闲置用地和厂房资源,通过盘活、整理、活化等方式,最大限度挖掘现有土地潜力,构建全区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2)加大新城建设力度
加快新城建设。将三大新城建设作为拉动集美发展的强劲引擎、推进跨岛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集美新城实施人气商气聚集、招商引资、产业壮大、连片成势、宜居宜业等五大工程,持续完善产业与生活配套,打造滨水特色的环湾生态型人文新城。按照“厦门湾两高两化新极点”的定位,加快推进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公共基础、公共服务、公共环
图2 集美区“十四五”期间总体规划图(来源:厦门市集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图3 集美区“十四五”期间城市空间格局示意图(来源:厦门市集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