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培育高素质农民。以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为抓手,加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培训,年培训高素质农民500人。
(5)推进现代物质装备应用。以特色优势产业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领域为重点,积极争取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产品购置补贴,加快设施迭代和装备更新,探索应用“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农机服务新模式。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积极开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特色农业示范点。到2025年,食用菌、设施菜、果品、畜禽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总体提升到55%。
2.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1)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精品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全面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农艺节水保墒、标准地膜利用、沟播种植等节水旱作技术,探索山区旱作节水和高效节水新模式。到2025年,全市发展节水农业面积达30万亩,其中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8。
(2)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沿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效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成果,巩固鼓励农户积造有机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大力推广优质肥料和高效施肥技术,到2025年,主要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2%以上。
(3)强化农药减量控害。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等绿色防控产品,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到60%和50%以上。
(4)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展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提档升级行动,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养殖密集区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推进堆肥发酵、厌氧发酵沼液沼渣、生产有机肥、种养结合等还田模式,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设施先进完备的一级规模场比例提高到35%,设施较为先进的二级规模场比例提高到50%,设施基本满足需要的三级规模场比例降至15%。
(5)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不断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开展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示范区创建,鼓励特色优势产业全部使用0.01毫米标准地膜。到2025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7%、85%以上。
(6)发展农业清洁化生产。大力发展光伏农业,在具备条件安装光伏的农业设施上全部安装光伏,政府提供补贴,光伏发电不仅为本企业提供清洁电能,剩余电量还可上网出售赚取效益。在清洁燃料生产上要发展壮大5个年产2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企业,为我市农业企业提供优质生物质成型燃料。
3.促进质量农业提升。
(1)推进标准化生产。坚持无标建标、有标提标、全链创标,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制定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到2025年组织或参与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5项以上。编制《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强化标准转化、推广、应用,菌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打造以先进标准为引领的“标准化+”示范典型,全市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提升到80%以上。
(2)鼓励“两品一标”认证。实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行动,力争每年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2个以上,强化“平泉香菇”“平泉滑子菇”“平泉黄瓜”“平泉杏仁”等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培育,推行绿色生态循环生产方式,提高全程质量管控能力,到2025年,全市“两品一标”农产品发展到40个以上,培育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3)加强质量监管。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追溯机制,推动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相衔接。加大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全市每年检测农畜产品1500批次以上,主要农产品检测覆盖率提升到95%以上,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4)完善追溯体系。全面实施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到2025年,全市电子追溯点累计达到200个以上。
4.加强农业品牌培育。
(1)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重点培育“平泉香菇”“平泉黄瓜”“平泉杏仁”等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区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企业品牌重点培育“瀑河源”“森源”“菇芳源”“亚欧”“果壳郎”“京帅”“燕塞”“乐野”“HAPPY MOOD(好心晴)”等。力争到2025年,新增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2个,入驻“承德山水”平台的生产经营主体达30家以上。
(2)打造中高端品牌。推进品牌农产品绿色标准化生产,实行全链条标准化管控,健全二维码可追溯体系管理,突出打造平泉香菇、平泉滑子菇、平泉黄瓜、平泉寒地苹果、晚玉梨、华菌菌菇人工合成肉、森源蛹虫草发酵饮料以及翠享芳乡有机小米等9个高端精品。瞄准大中城市市场需求,鼓励主食加工业发展,重点以森源公司为核心企业,面向京津及周边大中城市,积极拓宽主食供应渠道,研制生产一批传统米面、杂粮、预制菜肴等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京津等大中城市布局培育3至5个主食加工(中央厨房)合作供应商。
(3)加强品牌宣传。在重点推广城市设立集展示、销售、电商和品牌宣传为一体的品牌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以互联网、电台、电视台、报刊为平台,通过举办品牌代言、社会评选等各类推介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平泉品牌农产品,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4)开展精准营销。在京津等一线城市实施品牌农产品“六进工程”,创新品牌营销方式,每年组织一批企业、基地、合作社开展3至5次农商、农批、农网精准对接。组织我市优质农产品参加各种展销会,扩大产品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