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内情况看,“两区”建设为顺义开放发展注入新动力。顺义“两区”建设构建了覆盖全部服务业高端业态的开放新体系,实施了一批高含金量的先行先试政策,落地了一批标志性项目,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为顺义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新动能。
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顺义“两区”建设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也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成为我国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高地,为北京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差异化探索。按照北京市的总体部署,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树牢“第一国门”意识,坚持在“两区”建设、高端制造、新城发展上走在前列。依托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叠加联动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做到对外与对内相结合,制度创新与引进项目相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开放与安全相统筹,把顺义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二)基本原则
以制度型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服务业准入环节的前端开放的同时,注重服务业准营环节的后端开放,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领域为重点,通过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打通服务业开放发展全链条。
以云团式开放统筹推动“两区”建设。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与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叠加优势,推动“云团式”产业链集群开放,搭建更高水平开放平台,实现“产业开放”与“园区开放”统筹调度、并行突破,着力构建具有北京特点、顺义特色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以高水平的开放赢得高质量的发展。
以联动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参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切实发挥示范区对促进国家战略建设、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探索以区域联动开放推动区域间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联结各个地区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
以安全开放切实守住经济安全底线。重视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与加强风险防范相平衡,妥善应对提高开放水平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强化风险监管,平稳持续释放服务业扩大开放红利。
(三)工作思路
顺义“两区”建设从“产业+园区”两个维度,确定了“3+7+N”的工作思路。3是充分发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北京中德产业园三大园区的主体作用;7是重点围绕航空服务、跨境金融、文化贸易、商务会展、数字贸易、医疗健康、国际寄递物流七大产业创新发展;N是带动全区多个领域推进服务业开放,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临空经济创新引领先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总体目标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最高标准、最高要求,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经过三至五年的改革和创新探索,形成一批成熟定型、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将顺义组团建设成为贸易投资便利、营商环境优异、创新生态一流、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国际经济交往活跃、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争取顺义“两区”建设持续走在全市前列。
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优化政策,拓展功能,创新监管,培育综合竞争新优势,基本形成接轨国际通行规则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功能平台日趋完备。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为主阵地,突出保税功能优势,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打造成为具有服务贸易特色的综合保税区,助力首都机场打造世界级国际航空枢纽取得显著成效,航空服务业集群建设成为全国标杆。
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未来五年,顺义区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累计62.8亿美元,2025年全区进出口总额突破1200亿元,其中天竺综保区年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保税维修年业务收入达3亿元,保税研发年营业收入达7亿元,存量租赁贸易额达100亿元,跨境电商年销售额达50亿元,医药、文化艺术品进口额约占全国的20%和30%,年均增速达10%以上。每年自贸试验区顺义组团范围内新增市场主体数量2500家以上。每年新储备50个以上前沿创新类、外商投资类、行业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和平台项目,累计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65%以上。
辐射作用日益彰显。更加突出顺义组团对周边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北京自贸试验区各组团、全市高端产业各功能区差异化探索,联动式发展,打造成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表1.顺义区“十四五”时期推进“两区”建设主要量化指标
展望2035年,顺义组团全面实现要素自由便利流动,顺义“两区”建设形成规则制度机制与国际高标准有效衔接的开放新格局,成为首都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更多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服务领域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和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成为我国深度发展双循环新格局中的重要载体。
三、主要任务
(一)发挥三大园区开放引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