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顺义区“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

  进一步优化学校规划布局,补充优质教育资源,在满足学位需求总量的同时优先满足重点区域和结构性缺口。通过新建、改扩建、周边资源挖潜等方式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重点针对旺泉、石园和裕龙等中心城区以及马坡、后沙峪等新城地区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大营学校、向阳小学、临河小学等一批重点工程。到2025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5000个,学位紧张状况得到整体缓解。主城区、马坡镇、后沙峪镇、空港街道、杨镇等重点地区初中学位紧张状况得到有序缓解,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率达到99%以上,基础教育设施千人用地面积达到3475平方米。通过引入首都高校建设附属学校、承接中心城区优质小、初、高学校及集团化、名校办分校等多种办学形式,引导优质教育资源融入全区教育布局。均衡配置全区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提高农村和河东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比重。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推进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建设,试点建设“未来学校”,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

  (二)促进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坚持一校一案,分类引导学校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资源,找准发展定位,在体制机制创新、一体化培养、学校特色培育、国际化教育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经充分论证后开展自主课程创新实验。加强品牌学校建设,重点推进牛栏山一中、顺义一中、杨镇一中等示范性高中建设,为顺义二中、顺义九中、北京四中顺义分校办出特色提供有力保障,发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分校辐射作用。坚持育人方式创新,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形成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的教育生态。

  贴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需求,围绕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和养老护理、托育托幼、文创旅游等急需服务领域,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师资双向交流,支持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中关村顺义园、北京城市学院和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等平台和高校院所,发展数字多媒体、文化科技产品、文化类信息增值服务及创意农业、影视动漫等新兴业态,激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创新活力和特色发展。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打造一批共享型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快建设职业教育特色强区。

  (三)推动教育资源多元化开放化健康发展

  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发展民族教育文化特色,提高民族教育育人质量。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特教课程体系,优化送教上门工作。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和各类非学历教育,推动老年教育,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巩固成人学习教育,优化专业配置和课程设置,支持农村人口积极参与成人教育,提升区域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发挥在线教育优势,打造“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扩大网络自主学习范畴,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支持民办学校发展国际教育,鼓励社会组织或个人举办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鼓励国际学校在课程建设、育人模式、办学机制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到2025年,在首都机场周边、河东等区域新增3所国际化学校,国际化学校总数达到11所,空港国际化教育集群影响力持续上升。调整完善民办(国际)学校入学政策,现有国际化特色的民办学校接收区级以上政府认定的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可适当放宽入学条件。强化国际学校督导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政府依法监管、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多元评价为一体的治理体系。

  (四)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推动新增财力向教育领域倾斜,到2025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8.2%。全面落实学校依法办学自主权,扩大学校在教师聘用、干部聘任、职称评聘等方面的自主权,充分激发学校发展动力和自主办学活力。探索校长职级制改革,构建全新用人体制机制,建立校长激励机制。高标准保障教育用地,将教育用地纳入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科学预留教育建设用地空间,合理安排学校建设用地布局。

  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依托“三名”工程、“十百千”计划、“梧桐工程”等项目,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高素质教育人才。“十四五”时期,新引入名校长3名、教育领军型人才30名、硕博研究生300名,培养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1000名。完善教师编制管理,每年核定一次教育系统编制总量,构建中小学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压缩编制内非教学人员比例,提高专任教师比例。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改革,持续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全职交流轮岗。

  专栏1 教育发展重点任务

  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工程。实施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分校新建项目、向阳小学新建项目、后沙峪第二小学新建项目、张庄中学新建项目、高丽营第一幼儿园迁建项目等工程。

  教育信息化发展工程。加强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多媒体终端配备,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开发统一的综合性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VR/AR等新技术构建智能教学平台,探索将实体教室升级为基于智能技术的“融合课堂”,探索智慧教育教学新模式。

  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丰富体育课程选择,逐步补齐师资、场馆、器材等方面短板,促进校园体育特色化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局面。围绕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和冰雪进校园活动。到2025年,义务教育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达到98%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2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