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监测评价地方标准,开展全区水生态健康评价;构建“水生态”修复新体系。落实“两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全面开展水生态健康监测评价,推动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水平持续提高。强化水生态修复运行监管,将评价结果作为区域水生态修复构建和运行维护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水土保持监管,保障水源清澈洁净
构建水土保持绿色生态屏障。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水土保持林、村庄美化、“裸露伤疤”修复等工程的建设,采取保育保护、自然恢复、辅助修复、生态重塑等各种修复和保护模式,避免过多的人工干预,构建水土保持绿色生态屏障。加强浅山区生态修复,充分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作用。
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严格落实《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建立生产项目清单管理制度,充分应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生产建设项目自主验收的监督管理。建立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与行政综合执法的联动机制,及时有效查处违法行为。
第四节 以优美为追求目标,构建水城共融
一、提升水系景观和文化品质,打造优美亲水空间
实施河湖水系生态治理和景观提升工程。推进前章村沟、金河、北旱河等河道生态治理和景观提升工程,强化生态治河理念,提高滨河步道的通达性和开放性,提高滨水空间品质,提高水工建筑物的景观设计品位,促进河湖面貌和滨河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营造安全、优美、便民的亲水空间。到2025年,实现滨水步道长度达到312公里。
加强重要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加强水务、园林、旅游、文物、规划、住建等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探索建立相关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系统推进水文化遗存保护。构造三山五园地区的自然生态格局,逐步恢复玉泉山历史水系,与圆明园、颐和园内湖面交相辉映,彰显三山五园地区水文化魅力;丰富滨水休闲景观带文化内涵,展现大运河文化景观带风貌;维护和修缮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水文化遗产,恢复古香道、古井、古桥等历史风貌。
推进水文化遗存保护和宣传。利用多种信息传播载体向公众进行水文化的讲解与宣传,宣传内容既要包括历史水文化遗存也要包括现代治水、节水的理念。加大博物馆、展览馆等场馆载体的宣传展示力度,定期开展水文化展;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向公众广泛传播;开展水文化进课堂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园进行讲座并建设特色课程,同时推动旅游和教育相结合,面向市民推广水文化旅游等。
二、强化河长履职尽责,巩固河湖整治效果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河长制的部署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加强部门合作,全面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进一步完善河长制考核机制,督促各级河长落实巡水治水责任。加强各级河长持续开展巡视督查,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强监督考核,强化问责问效,细化各项工作落实;理顺河道分级管理模式,推动河湖管护向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模式转变;多渠道开展河长制宣传工作,激发全民治水热情;认真落实“三查三清三治三管”工作要求,协调处置各类水环境问题,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充分发挥“河长+警长+检察长”联动机制能效,持续开展河长制宣传工作。
三、推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积极营造优美环境
落实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要求,推进水利工程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保障水利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工程及配套设施、机电设备运行正常,满足规范要求,加强工程安全监控,定期进行管理范围内环境整治;按规定开展工程安全鉴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健全防汛组织体系,落实工程安全度汛措施。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完善管护工作制度,及时排查、治理工程隐患,严格遵守调度运用规程和方案;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完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明确岗位职责,保证人员经费、维修养护经费落实到位。
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各级平台信息融合共享、互联互通,在线监管工程信息,实现自动化控制,提升险情自动识别、评估及预警能力,并完善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第五节 以为民为根本宗旨,实现水惠民生
一、增强水务公共服务意识,提升管理能力水平
扩大亲水区域,满足市民需求。进一步扩大河湖亲水区域,修建亲水平台,提高滨河区域的通达性和开放性,提升滨水空间品质,扩大推荐适宜垂钓区域,丰富群众亲水的休闲游憩生活,满足市民对亲水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扩大水务设施向公众开放范围,增加开放频次,接受公众参观,在现场以讲解知识、趣味问答、展板展示、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势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全民水生态文明意识。
积极响应群众呼声,解决市民身边的水问题。进一步深入落实“街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要求,通过水务部门和涉及街镇共同参与河道治理及管理,共享治理成果,协调推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构建河湖共治共管的良好氛围,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生活、生态需求。充分发挥“街镇吹哨、部门报到”的机制优势,推动水务“接诉即办”,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转变,从治标向治本、提升水务基层共建、共治、共享转变。
深入推动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简审批服务事项,推动不同事项的深入融合,简化水影响评价等审批服务事项的要点,优化审批流程。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解读,广泛开展水务新政宣传,扩展延伸服务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