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22-2026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我市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始终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打造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高地,职教生态更加和谐,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多头管理的难题逐渐破解,扶持政策和考评体系不断健全,“双高”“双优”建设成效显著,职业教育适应性、吸引力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三年来,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3.2万人,培训技术技能人才12.11万人次,为我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职教生态更加和谐。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整合中等职业学校资源,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校)从18所整合到13所,基本形成了“一县一所”“一校一品”的办学格局,我市职业院校数量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市、县总体分布均衡、办学条件优良、师资结构合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
贯通融通逐步顺畅。落实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单考单招、对口升学考试成为职业学校招生主渠道。畅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长学制贯通培养模式,开展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高本贯通培养试点,签订了115个“3+2”中高职贯通培养协议。建设7个职业体验中心,开设45门职业体验课程,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推进职普融通。
办学质量明显提升。落实“双高”“双优”建设,有1所高职院校、2个高职专业入选省级“双高”计划。有1所中职学校、5个中职专业入选省级“双优”计划,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佳木斯职教集团被评为国家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连续5次在全国集团化办学研讨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首次代表全省承办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应用开发赛项并获一等奖。
产教融合不断深入。出台打造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高地工作方案,建设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试点3个。数字产业化的“智能装备制造实训基地”、培养新媒体产业人才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实训基地”、服务乡村振兴的“农牧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及围绕学前教育、康养护理、社会民生紧缺领域建设的“现代服务业培训实训基地”等先后投入使用,实训基地辐射效应明显增强。
(二)机遇与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机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修订职业教育法等,标志着职业教育迎来了重大发展战略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既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数以亿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把先进的技术设备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职业院校‘双高’‘双优’建设”纳入“民生振兴”的重要内容。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六区、八中心”的发展目标,将职业教育确定为省东部地区现代教育中心建设的重点任务。作为与经济发展和就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必须面对新要求,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精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职业教育提出新挑战。我市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许多弱项短板,与省内外其他地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相比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如何补短板、强弱项,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出一条符合佳木斯特点、具有佳木斯特色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挑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对接佳木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政策制度供给,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特色专业(群)为依托,以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打造省内一流职业教育高地,加快建设技能型社会,为新时代佳木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汇聚各方力量,建立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提档升级、提质培优,加快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强品德修养,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培养学生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具备较高的技术技能水平,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