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艺类措施。
1.耕地质量提升。一是推行科学轮作。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落实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任务,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耕地轮作技术模式,推进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二是推行深松整地。疏松深层土壤,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秋季根据土壤基础条件和降雨量特点,用大马力拖拉机带专用深松机实施整地作业,深机械化深松作业3年一次,作业深度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和耕层厚度,建立“土壤水库”,提高土壤抗旱防涝、蓄水保墒能力,实现春旱秋防。三是开展保护性耕作。大力实施秸秆还田,采取在秋季收获后秸秆粉碎抛撒田间状态下,实施机械翻埋模式、覆盖模式、机械灭茬及联合整地碎混模式等方式实现作物秸秆还田,增加土壤碳储存和腐殖质,恢复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板结性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采取农机、农艺措施相结合,防止黑土耕地土壤风蚀水蚀,固土培肥,提升耕地蓄水保墒能力。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实施地表覆盖及保护性耕作,采取种植覆盖作物、秸秆覆盖或者碎混还田;采用免耕播种机原垄卡种、大垄或平作种植;采取深松与耙地结合的“少耕”耕种方式,减少土壤扰动,逐步建立土壤良好结构。四是加大土地复垦力度。确保被占用及破坏耕地得到及时修复,永久基本农田不得占用,设施农用地及临时用地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审批,严格管理,对新增建设用地及设施农用地在施工前实施表土剥离。加大对矿山、煤窑、砖窑、灌区占用耕地的复垦和修复力度。
专栏4综合地力提升
类别 |
采取措施 |
预期目标 |
深松轮作 |
用大马力拖拉机带专用深松机实施整地作业,作业深度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加厚耕层。继续推广“一主多辅”种植模式,以玉米与大豆轮作为主,春小麦、杂粮杂豆、蔬菜、薯类、饲草、油料作物、汉麻、中草药(1年生)等轮作为辅,大力提倡“三三制”轮作,允许实行“二二制”轮作。 |
到2025年,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区实施免耕少耕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埋(压)还田、秸秆碎混还田等保护性耕作面积累计达到3705万亩次;施用有机肥达到480万亩以上。 |
保护性耕作 |
旱田区因地制宜地实施秸秆翻埋(压)、碎混、少免耕覆盖等还田技术;水田采取秸秆粉碎翻埋还田、原茬旋耕和原茬搅浆整地技术。 |
|
有机肥还田 |
利用有机肥专用施肥机械将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或按比例与秸秆混合堆沤生产的有机肥施到农田。 |
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是开展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严格落实农药生产企业和农药经营者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主体责任,积极引导农药使用者规范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地的农药废弃物回收模式,切实做好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工作。二是开展农用残膜回收处理。实施地膜新标准,推广使用加厚地膜、可降解地膜,从源头保障农田残膜回收。以县为单位,组织好残膜回收利用工作,残膜回收率达到95%以上,鼓励使用可降解地膜。三是加强灌溉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排查入河湖污染源,禁止直排直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保障农业灌溉用水安全,防止土壤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