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水经济发展规划(2021-2035)
1、工业领域
丽水市立足生态优势,深入贯彻绿色循环理念,持之以恒地走生态工业兴起之路,构筑了独特的产业优势。丽水饮用天然水各项指标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长寿地区优质饮用水标准”,披...
$ishome=0; ?>
全站搜索
1、工业领域
丽水市立足生态优势,深入贯彻绿色循环理念,持之以恒地走生态工业兴起之路,构筑了独特的产业优势。丽水饮用天然水各项指标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长寿地区优质饮用水标准”,披...
落实“四大建设”,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四大建设”作为浙江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为交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丽水作为浙江省大花园核心区,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大通道”...
展望至2035年,组织领导体系、救援管理体系、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技术装备体系以及人才队伍体系等五大体系要素基本完善,全市形成“1+2+N”航空应急救援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实现全市和周边范围的快速精...
“十四五”时期,丽水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是:争当全省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示范,走出一条具有丽水特色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新路子,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实现水环境质...
“十三五”以来,全市工业经济规模总量不断扩大,2020年实现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297.2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8.2%,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其中2018-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8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
以市场化转型为方向,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强化政府作为出资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积极推进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
深化绿谷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健全“绿谷名师”六级成长阶梯(教坛新苗、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名家)和“绿谷名校长”三级成长阶梯(骨干校长、名校长、教育管理名...
到2022年,全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各项建设评价指标高于全省实施要求,率先形成全国领先的花园乡村建设模式。建成花园乡村600个,其中精品花园乡村150个;沿“瓯江、绿谷、诗路”联县连景、跨山统筹建成新...
到2025年,基本创成全国领先的品质农业示范区、花园乡村先行地、共同富裕幸福园,初步在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乡村空间格局优化、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重塑城乡未来关系、高质量实现共同富裕等五个方...
——构建知识产权治理新体系。以《丽水市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知识产权的决策部署为抓手,构建知识产权治理新体...
到2025年,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显著增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走在全省山区26县前列,市级医疗技术与服务品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防融合、医养结合机制更加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
——制度体系更加公平。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全面做实,实现待遇政策公平统一,医保制度碎片化问题解决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间、区县间医疗保障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大病和慢性病保障水平显著提升,长期护理...
到2025年,我市邮政业在发展规模、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社会效应等四个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与丽水市经济社会、产业功能相匹配的,便捷高效、集约共享、绿色安全、特色鲜明的现代寄递物流体系,在...
高站位落实“掌上通办”数字政府。全面深入推进政府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一件事”多部门联办,加强机关内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网通管”的数字化综合应用体系,更好地服...
到2025年,基本建立与丽水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应对体系,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各尽其责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人才和科技支撑更加坚实有力,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升,老年“数字鸿沟”...
推进重点领域能效提升。持续深化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大数据中心、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加快紧水滩水冷式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数据中心能效提升。结合老...
到2025年,围绕建设“两区一地一走廊”目标,推动创新体系构建、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等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创新指标实现“十翻番十突破”[即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1.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开展各类面向团员青年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年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构建“重点突出、两轴联动、板块并进”的文旅空间格局,突出“十里长街”重点引领,加快城市人文旅游景观轴、滨海时尚旅游景观轴两轴联动发展。
——突出重点,不断培育品牌旅游地。打响“十里长...
到2025年,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治理体系、紧密型医联体管理体系等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卫生健康治理现代化;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