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云南省)大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8日)

  (二)聚焦重大项目引领,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坚持以重大项目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全年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82个以上,力争年度投资突破280亿元,完成政府投资136亿元以上。

  精心做好项目谋划。紧盯国家、省、州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精心谋划一批增后劲、管长远、带全局的重大项目,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和前期工作力度,新增储备高质量项目500个以上。建立市级60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竞争使用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抓项目的积极性。完善重大项目储备、预审、报批、建设、管理全流程服务推进机制,加快项目落地开工。加大对上衔接争取力度,做到“无中生有”、有中选优,确保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州“资金盘子”,力争全年对上争取各类资金20亿元以上。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领导带头示范,实行全员招商和专业招商双轮驱动,调动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资源、挖掘一切潜力、用好一切政策,努力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围绕产业发展、城市更新、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对外招商推介,加快美国恒绮大理医美项目、挖色多利康养小镇等洽谈项目落地,力争引进10亿元项目5个以上,3亿元项目10个以上,实现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以上。全力推进“僵尸项目”盘活与招商项目落地有机结合,力争嫁接引入一批高端承接项目,加快要素资源重新优化配置。

  合力加快项目推进。继续实行市级领导挂钩项目责任制,建立季度竞赛比拼机制,按季度表扬超进度项目,通报欠进度项目的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实行定期专题调度机制,采取走访调研、现场办公等形式,及时解决项目推进难题,全力推动古城下沉式再生水厂二期、龙悦华府等57个项目尽快竣工,欧亚乳业总部、人民公园地下停车场等173个项目尽早开工,州医院医疗核心区、柿坪里光伏电站等66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长发立交、象鼻岭水库等86个项目尽快完成前期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季度、年度投资任务。

  (三)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提升经济质效。毫不动摇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继续在补链强链、调优结构上下功夫,加快培育多元产业,完成产业投资70亿元以上,占比28%以上。

  加快绿色工业创新发展。继续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强化“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加快推进来思尔西南智能中央工厂、明阳集团西南研发中心等11个项目建设,启动大理清酒庄园、一邦水业饮用水数字化生产基地等7个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大嘉士伯啤酒、欧亚特色乳制品等系列产品推广力度,支持大理药业、瑞鹤药业等生物制药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培育,加快大理福斯特晶圆半导体项目落地建设,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以上,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以上,打造科技引领产业示范市,完成能源外工业投资25亿元以上。

  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启动以苍洱片区为核心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抓实喜洲古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双廊创建5A级旅游景区。加快推进普德赋、理想小镇·智慧湾桥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确保万豪艾迪逊、希尔顿嘉悦里等高端酒店项目顺利实施。深入推进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建设,高标准实施洱海湾、三塔之境等夜间景观项目,打造沉浸式夜游度假标杆城市。以“一带三道十八廊”为引领,深入推进洱海生态廊道、环苍山国家步道东段、42公里千年茶马古道示范段“三道”建设,加快太保大理颐老院、大理慢谷等康养度假项目建设,打造“有一种生活叫大理”的品牌旅居产业和以“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为主导的世界级婚礼目的地。以大理美好生活节统领重大文旅艺术活动,办好三月街、舞蹈节、音乐节、特色市集、国际影会等节会活动。加快建设智慧景区,加强酒店、民宿、旅行社、导游等服务质量监管,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旅游服务标准化、市场秩序规范化。实现接待国内外旅游者增长6%,旅游总收入增长5%,完成旅游投资15亿元以上。

  实施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深化“数字大理”建设,全面推进“企业上云”,加快大理城市服务超级APP、工业级5G应用场景展示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与百度、蘑菇车联等自动驾驶技术翘楚企业合作,丰富智慧场景应用,着力打造全域自动驾驶示范高地。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支持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等领域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大理沧龙综合物流园等4个物流重大项目。

  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量。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抓好纾困、培引、服务等重点工作,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实现市场主体净增1.1万户以上,其中企业净增3500户以上。抓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推进市域商业建设行动,支持发展直播带货、农村电商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平台经济,打响“与理相伴”区域公共品牌。结合大理机场口岸、大理经开保税物流中心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申建,全力引培一批国际货代、外贸综合服务等专业市场主体。

  (四)聚焦城市功能完善,加快提升宜居品质。实施城市品质提升“12346”战略计划,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品质,加快塑造山水城相融的城市风貌,完成城建投资110亿元以上,建筑业产值125亿元以上,建安投资185亿元以上。

  高起点提升城市规划。围绕建设“两城一区”样板田、“漫步苍洱”核心区、“美丽湖区、公园城市”目标,加快完成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审批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高水平编制完善城市绿化、城市管网等专项规划,统筹路、电、水、气、信等公共设施及服务一体化发展。加快完成以西洱河两岸为核心的城市更新规划编制,优化各片区基础设施配置和功能定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659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