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沪滇协作帮扶、定点帮扶和“万企兴万村”工作,强化市场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返贫监测预警,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扎实做好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农户的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脱贫人口转移就业15.2万人以上,脱贫及监测户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全力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围绕“1+10+2”重点产业,提高农民在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增值收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壮大家庭农场和庄园经济,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产业集群。突出抓好咖啡、中药材、石斛、茶叶、水果五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核桃、红花油茶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规模养殖和产业配套,肉牛出栏29万头以上,生猪出栏430万头以上。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户,认证“三品一标”产品40个以上。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6.4万人次以上,转移就业稳定在100万人以上。
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点打造腾冲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5个绿美乡镇、15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规范农村住房建设,实用性村庄规划完成率达到80%以上。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新建卫生户厕1.41万座、公厕137座以上,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污水治理率分别提高到70%和40%,农房抗震改造2034户,新改建农村公路680公里。加强乡村法治教育,深化移风易俗专项治理,促进乡村良法善治。
(七)坚持以业兴城提能级,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以规划为引领,提高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以城带乡、城乡互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强化国土空间划定成果运用。健全完善“三级三类”规划体系,加强规划与用地政策有机融合,形成“一张图”,提升空间开发综合效益。
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因地制宜打造工农旅、边贸、交通、生态强镇,促进“产城人”深度融合。加强集镇规划建设,推动县城与集镇设施互通、功能互补、产业衔接,提高人口聚集能力。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试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38%以上。
持续推动城市更新。对照“宜居、韧性、智慧”三大标准,积极争创海绵城市国家级示范市和全省“五城共建”重点县,拓展高品质生活空间。加快保山中心城市北城区、青华湖片区路网建设,系统推进老城区供水、雨污、燃气管网更新改造,有效解决内涝、拥堵、断头路等问题。实施91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800套以上,着力补齐停车场、公厕、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实施好城市道路景观绿化提升工程,建成区绿地率提升到39%以上。强化城市精细管理,推动物业管理扩面提质。
(八)坚持绿色发展促转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守护生态环境安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保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立法,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按时序完成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劣V类水体、生态脆弱区、废弃矿山等综合治理。建成大柱山隧道引水项目,全力冲刺东河综合治理,实现双桥、石龙坪桥、叠水河桥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脱劣。积极配合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打造科研科普基地,争取实施高黎贡山及周边生态治理修复项目,坚决筑牢我国西南生物生态安全第一道屏障。营林造林10万亩以上。推动腾冲创建全国森林城市。
全面打造绿美保山。挖掘立体空间资源,广泛动员全社会植绿护绿、见缝插绿,推进城镇面山扩绿提色,打造一批有亮点、能推广的绿美典型。推动昌宁县创建绿美城市、保山产业园区和腾冲经济开发区创建绿美园区,创成绿美社区55个、绿美村庄14个、绿美公路2152公里、绿美河湖4处、绿美校园12所、绿美景区33个。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鼓励低碳零碳工厂建设,支持企业申办绿色用电、碳足迹核查证书,在降碳减污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和碳汇资源交易试点,探索森林碳汇调查和结果运用。实现绿色富民产业总产值83亿元以上。
(九)坚持普惠民生办实事,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提升援企稳岗、创业贷款等就业服务质量,大力开发岗位,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组织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以上,增加城镇就业2.4万人以上。突出抓好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扩充公益性岗位,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强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等劳动者权益保障,持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推动健康保山建设。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提高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预警应急能力。推进城市医联体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建成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开展爱国卫生新的“7个专项行动”。加快卫生健康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和重点专科建设,力争建成国家级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基地。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生育配套支持政策,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