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日)

  (三)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千方百计培育市场主体。坚定不移贯彻实施“产业强省建设”和“产业强市工程”,围绕“六个抓手”,积极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绿色经济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着力打造绿色经济发展先行区。

  一是做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梵净抹茶、健康饮用水2个10亿级产业,支持贵茶集团抹茶产品深加工的研发和创新,扩大抹茶及相关产业市场占有率、影响力,持续打响“梵净抹茶·香溢天下”品牌。加快推进农夫山泉亚木沟取水工程、“德心水”资源开发建设等项目,推动小分子水、泡茶水、母婴用水、高溶氧水等特色水产品发展,打造全国知名健康饮用水产业基地,让“梵山净水·泡茶好水”知名度更高、美誉度更好。围绕中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立足淫羊藿、天冬、缬草等道地特色中药材发展优势,加快建设中药材精深加工及产地交易市场,加快开发一批药材加工新品种、保健养生产品、中药配方颗粒和新型特色饮片,切实推动中医药产业质量提起来、核心竞争力强起来。

  二是做活新兴产业。抢抓大数据产业发展机遇,推动跨境电商、梵游记、追花族等平台经济集群发展,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停车等应用场景,推动数据资产化、要素化、价值化,年内新增平台经济企业3家、实现产值1.2亿元,建设应用场景5个,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31以上。

  三是做优园区平台。充分发挥贵州梵净山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引领作用,围绕“生态食品饮品药品”产业发展,抓好抓实精深加工、储存运输、品牌包装、市场销售各环节,实现种植、加工、市场化销售高效衔接。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园特殊区位优势,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形成全县新型建筑材料和物流聚集区。年内新签约落地相关项目10个以上,新引进优强企业4家以上,新增到位资金5.8亿元以上,其中工业占比40%以上,实现园区总产值10亿元以上,入围全省十亿级工业园区,成为推动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的“领头羊”“排头兵”。

  四是做大市场主体。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企升规”工程,以现有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为重点,建立新增规上企业培育清单,开展“一企一策”定制化帮扶服务,落实企业上规入统奖励政策,全力推动成长性好、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培育为规上企业。年内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实现工业投资和规上工业企业个数、产值、增加值“四个翻一番”。

  (四)大力实施城市提升行动,千方百计做活城镇经济。按照“北旅南居、东景西园”和“小桥流水、小家碧玉、小城故事”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城市提升规划设计和建设,奋力把江口建成铜仁会客厅、贵州后花园、中国最美县、世界名小城。

  一是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建设行动,加快推进以环城南路建设为重点的路网、以水务一体化为重点的水网、以燃气进区入户提质改造为重点的燃气管网“三网”同建工程,改造实施瑞景碧苑、锦绣新城、甘家坝3个老旧小区,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5条,新增地下管网24公里、燃气管网8公里,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抢抓房地产土地、财税、金融等利好政策,出台支持地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统筹房地产去库存和棚户区改造、地灾避险搬迁安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高质量推进华陟小镇、麒龙印象、宸溪府、江山府、山水府等改善型住房建设,让群众住房更好、更舒适。

  二是全面提升城市颜值。围绕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势推动划行归市,加大正面引导力度,将物流冷库、快递行业、石碑加工、铁艺加工、再生物资回收等归行至大健康产业园区,完成县城综合商贸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加快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整治和城市美化、污水处理、农贸市场、公共服务设施“四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城市亮化、彩化工程,让城市真正靓起来、美起来。

  三是全面提振城市气质。围绕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全力推动“梵净小城”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回迁安置,商户入驻率达80%以上。强势推动豆腐街、抹茶街、酒吧街、梵花街等特色街区建设,致力打造一批“网红饮食街区”“网红购物街区”“网红夜市街区”,做活城镇经济。着力在城市山头、空闲地带打造一批城市文化公园和长廊,增强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特色文化植入,全力打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舒适宜居的生态城市。

  (五)大力实施振兴乡村行动,千方百计稳定农业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奋力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加强“3+1”保障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深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及时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深入实施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多渠道增加收入。全面推行“以工代赈”,持续提升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占比。全力推进“西劳东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稳定在70%左右。持续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千方百计让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辛苦钱、血汗钱。完善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脱贫人口减少5000人以上。围绕干部交流、产业发展、劳务就业、人才培养、黔货出山等重点,深化东莞东西部协作和中浦院、省科学院定点帮扶,建立更加紧密结对帮扶关系。

  二是坚决保障粮食供应安全。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2.5万亩、产量7.25万吨。扎实开展撂荒地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开展耕地“非粮化”专项清理,退出1500亩以上。加快推进水稻、蔬菜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5万亩。大力开展山地宜机化改造,综合机械化率达50%左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13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