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5日)

  绿色农业创新发展。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羊肚菌种植、屾箐高密度养鱼等村集体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云南泽润三七等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9家。强化绿色食品牌打造,72种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45种果蔬获得有机食品认证、13个果蔬品种获得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认证。持续推进农业配套产业布局,五华精品农业供应链中心动工开建,高原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主体形象初步呈现。立足近郊区位优势,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麦和稻田成功“出圈”,振峰农庄、二鸟宅等研学基地、民宿经济蓬勃发展。

  (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活力有效激发

  重点改革纵深推进。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出台投资监督、审计评价等五项国资监管制度,资产租赁、国资交易等重点环节监管不断规范。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试点工作稳步开展,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10个领域288项区级执法内容由街道承接。推进街道财政体制改革,发挥财政预算管理及财政资金作用,提高街道、社区服务辖区经济发展能力。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全省首推“营商服务专员”,实现审批事项全程“帮办代办”。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一窗通办”“全程网办”成为常态,零跑腿事项比例达到97.6%,《五华区“走”出便民路、“营”得好环境》典型事例被焦点访谈正面报道并在全国做经验推广。

  开放势能持续扩大。主动融入云南省与越南西北四省协同发展格局,与越南老街省沙巴市签署发展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高效完成昆明胡志明旧居修缮布展,打造中越两国经贸展示、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持续推进友邻县区协同联动融合发展,与高新区联合走访服务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重点企业。全力保障昆倘高速通车运营,有效激发沿线周边自然资源潜力,积极促进西翥瓦恭、迤六路衍经济发展,助力富民融入昆明1小时经济圈。

  创新创造优势凸显。持续优化“1+1+3+N”创新版图,深入推进区块链技术场景应用落地,21个项目入围国家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项目库。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云南财经大学共同成立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文化出口基地研究中心,支持服务云南大学新型储能研究所教学科研实验线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和资源持续聚集,保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众创空间4家,孵化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1095家,营业收入超26亿元。累计培育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96家,高新技术企业235家,R&D投入32.84亿元,持续位列全市第一。

  (四)坚持规划赋能,城乡建管水平全面提升

  资源要素保障有力。“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获批启用,完成10个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普吉路以东片区、右营三期等7个片区、10个项目控规修改入库,超前完成10个涉农社区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加快清地行动成果转化,包装推介篆新农贸市场周边、墨水厂及豹子头城中村等15个重点招商地块以及荷叶山、小西门周边等7个重点改造片区,完成联谊橡胶厂等6个项目土地收储,实现普吉路以东一期(林家院地块)、厂口产业园二期等25个项目地块供应,34个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通过市规委会审议,过规项目开工率位居全市第一。

  城乡功能日趋完善。加快“三旧”改造项目建设,团钢自主开发等5个项目圆满竣工,潘家湾小新村一期等3个项目实质动工。坚持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优势,顺利完成莲花池畔等12个烂尾楼项目化解销号任务,国福现代城等7个项目顺利交房,华信悦峰项目在全省率先实现“交房即交证”。龙泉俊园等4个停工缓建项目实现复工续建,春风十里云秀苑成为主城区第一个实现交付的保交楼地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速,助推昆楚高速建成通车,西翥自来水厂沙朗管线贯通供水,燕子哨输变电工程动工建设,五华科技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及综合管廊建设项目有序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西北延弥勒寺站、锅盖山停车场等6个场地全面移交,完成昆肖线、老108线2万余平方米路面修复以及黑筇路6.35公里改造。

  城乡品质稳步提升。开展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完成翠湖片区景观提质工程、蓝花楹特色街区建设,推进南屏步行街精细化管理试点项目,提升改造祥云街、晓东街等5条市政道路。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查处424宗违法用地,拆除65.6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完成90个49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打造天君殿巷等5个省级示范改造项目。翻新修缮人民中路、青年路等城市主干道沿街外立面,整治提升濂泉巷等9条背街小巷,新建普吉公园等15个公园绿地。创新建成五级网格管理体系,网格化管理考核连续五年全市第一。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新民社区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村,西翥街道、陡坡小组分别获评省级绿美乡镇、绿美村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持续推进,启动8个社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改建卫生公厕、户厕93个,成功打造3个美丽社区、25个美丽小组、310户美丽庭院。

  (五)坚持绿色优先,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淘汰超标排放车辆5597辆,空气质量优级天数达234天,空气优良率达99.4%以上,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考核全市排名前列。全面深化河(湖)长制,严格落实“一河一策”治理措施,新、老运粮河等4条入滇河道水质稳定达标,盘龙江入选2022年度市级绿美河湖,西北沙河水库等6个河(库)获评市级美丽河湖。严格落实源头风险管控,督促昆明鑫兴泽等4家重点监管企业开展污染风险排查治理,实施黄土坡A1地块等24个地块建设土地污染调查和风险评估。

  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加强。有序推进翠湖水生态修复,高标准编制翠湖周边雨污分流方案,完成翠湖公园(一期)5.3万平方米清淤晒塘。强力推动“五采区”生态治理,启动云铜普吉渣场生态景观恢复,开展双石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深入实施马鞍山片区、厂口片区石场等29个关停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大力推动城乡绿化提升,新增绿地20.35公顷,增补乔木4615株,义务植树70万株。全面推行林长制,恢复2432亩征占用林地植被,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8%,三多社区成功进入“国家森林乡村备选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0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