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惠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5日)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县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及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和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化改革创新,在锻造高质量动能优势上实现新跃升。聚焦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和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引领人才大汇聚,加快破解高质量发展各类制约因素,持续激发高质量动力活力。

  一是以改革推动机制创新。建立项目并联审批、绿色审批机制,探索“容缺受理+集成审批”模式,着力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健全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收益管理制度,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产业用地实行“标准地”[13]出让机制。创新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矿产资源出让、风电、光伏投资等合作实施方式,产出更多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指标对外调剂交易,通过矿产资源出让收益和风电、光伏合作收益等增加政府基金收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厘清国有企业与政府及市场之间的关系,做实国有企业注册资本,注入优质资产,夯实国有企业实体化发展基础。积极搭建县内企业产品供销对接平台,建立产供销一体化机制,形成县域内循环经济体系。健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引入生态资源资产权益交易登记结算服务机构,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评估入股、资产抵押、担保等工作。

  二是以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聚焦工业、农业重点产业,实施阶梯式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和规上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加快建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1个,新增科技项目20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10家以上。注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骨干企业同中山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开展校企、产学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完成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达6.5亿元以上。推动建设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人才、技术、资本向科技型企业聚集。

  三是以人才夯实创新基础。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加大科研机构、实验室、科技企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引进医疗、教育等领域惠水籍优秀人才100名以上,打造名师、名医、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以上。依托“人博会”“赴高校招聘会”“高校联盟招聘会”等平台,稳步抓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支一扶”、高层次人才等招录工作。深化拓展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强化企业育才、高校育才,建设“四化”及“大数据产业”人才工作示范点15个以上。大力推进“三乡工程”,完善乡土人才培育政策,回引乡村人才100人以上。全面建设青年友好型成长型县域,支持黔南经济学院、黔南科技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推动盛华学院“专升本”,加快职教综合体项目建设,为县域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二)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扩大有效需求,在培塑高质量增长动能上实现新跃升。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关键性作用,把招商引资、市场主体培育作为“一把手”工程,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深化“项目建设攻坚年”,聚焦新国发2号文件等重大机遇,围绕产业补链延链需要,重点谋划带动性强、示范性优的项目100个以上,动态储备项目1000个以上。抓实争资争项,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及基金资金4亿元以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亿元以上。大抓项目落地建设,建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一体推进”工作机制,推动县城污水处理三期、第八小学等项目竣工,开工建设黔南经济学院二期、黔南科技学院二期、黔南涟江技工学校、第三中学、G321贵定云雾至长顺马路公路、老年养护院、殡仪馆等项目100个以上,实现重大项目投资8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25亿元、农业投资10亿元、城建投资20亿元、旅游投资10亿元、交通投资13亿元、水务投资13亿元、民政投资5亿元以上,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

  二是千方百计促进市场消费和外贸出口。着力提高工业产品供给质量,建立县内工业产品内销推荐机制,加大政府投资和服务项目采购力度,推动县内企业优先采购本土产品,解决好工业产品内循环问题。着力扩大农产品供给,依托贵阳市场、沿海市场,摸清市场需求,增加中高端农产品供给,推动“惠品出山”。着力提升旅游消费供给,建立全县统一体育赛事体系,开展足球联赛、篮球联赛、龙舟赛、夏令营等活动,力争旅游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持续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举办美食节、购物节、年货节、车展等活动促销30场次以上。规范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打造百鸟河数字小镇网络消费基地,推动传统企业触网转型2家以上,实现网络零售额达1亿元以上。扎实推进外贸倍增行动,支持发展跨境电商、数字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紧盯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等消费市场,持续推动大米、鱼子酱、杨梅汁、外包装、换热装备等优势特色产品“惠品出海”,培育省级重点外贸企业1户,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00%以上。

  三是千方百计推动产业大招商。紧盯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动态储备产业招商项目50个以上。聚焦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等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加快引进一批产业链标杆企业和标志性项目,力争引进企业100家以上,其中投资20亿元以上企业1家,优强企业20家以上,新增产业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新增落地企业5家以上,到位资金1.6亿元以上。

  四是千方百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开展“三培育三服务”行动,新增行业市场主体4000户以上,总量稳定保持在全州前两位。建立“临规”企业培育库,培育梨树园、惠地益矿业、德得建材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0户、资质以上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10家以上、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户。做大中小微企业,推动伊科达、吉祥建材、兄弟印刷等12家中小企业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以“流光溢彩夜涟江”、城市便民圈、学校商圈、易地搬迁安置点等为载体培育一批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45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