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抓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科学实施大气污染源分类治理,加强扬尘污染综合管控,推进移动源污染专项治理,确保PM2.5年平均浓度低于35微克/立方米。持续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开展阳化河、绛溪河等重要支流水质系统治理,确保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加快推进镇(街道)雨污分流体系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厂支管网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加强环保重点项目建设,完成5万吨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3万吨废矿物油资源化利用和6.5万吨固体废物(有机溶剂)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确保危废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厚植城市绿色底蕴。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加快城区绿道体系“成环”步伐,着力构建“绿道+公园+微绿地”城市绿色空间体系,新建绿道12.2公里,打造金角银边2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平方米。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聚焦空间、产业、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加快绿色产业转型升级,严控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确保建筑节能施工执行率达100%,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万平方米,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92%。
四、构建“开放活市”新格局
(一)完善交通体系。优化连接机场通道。全面建成简州大道,积极对接协调东部新区开通环宇大道、机场北一线等道路,实现简阳城区高效接入天府国际机场。加快推进迎宾大道延长线及其与机场高速互通立交建设,有序推动天府国际机场与成渝中线高铁枢纽站双港直连快速通道前期工作。打通城市外联通道。全力服务保障成渝中线、成自高铁、东西城市轴线等重大项目建设,配合落实成都外环铁路、成渝铁路扩能和成渝高速扩容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金简黄、成龙简、成资等快速路竣工投用。畅通市域内循环。加快推进西内环线、G321石桥段等项目建设,完成新(改、扩)建县道12公里、乡道60公里、村组道路574公里,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试点,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金通工程”样板县。
(二)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制定高频许可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审查细则,全面完成22个镇(街道)“一窗受理”改革,实现依申请类事项“最多跑一次”“网上可申请”和简易事项“马上办”3个100%。深入推进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67个工作日以内。维护公平公正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允许各类市场主体“非禁即入”。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审慎包容柔性执法,动态调整行政处罚“三张清单”,探索建立“首违不罚”清单制度。推进多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做到“企业无事不扰”。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稳步实施营商环境4.0行动,创新推进“交地即交证”“现勘现审现发证”等改革,打响“简易阳光”政务服务品牌。建立健全接诉即办和四级督办问责机制,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完善惠企政策直达机制,推进政策兑现在线申报,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
(三)深化开放合作。加强区域合作。认真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协同推动双城古道教育发展联盟校际结对,与重庆市璧山区共建医疗资源共享平台,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务服务合作,新增50项“跨区域通办”事项。主动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快简雁乐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东简一体化发展,与东部新区协同推进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和成都(天府)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申报,打造“东简共同体”。提升招商实效。健全更具针对性的三次产业和投资促进政策体系,聚焦高能级六类“500强”“专精特新”等企业,包装策划机会清单100个,新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10个、工业“专精特新”项目6个、先进生产性服务业项目6个、生活性服务业项目2个、中日合作项目4个,实际到位内资85亿元。壮大外贸外资。鼓励凯力威、空分等重点进出口企业技改扩能,确保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借力驻蓉渝领事机构,全力推动日银跨境电商项目和丰树临空电商物流综合平台入驻,实际利用外资8700万美元。
五、诠释“惠民和市”新表达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住房、就医、养老领域,广泛访民情、听民意,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确保民生支出只增不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0套;按照“先易后难、应办尽办”原则,依法依规化解不动产办证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全民共同富裕。做好脱贫后监测和帮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帮扶政策和措施,保持巩固期内原有帮扶政策不退、力度不减。扎实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用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政策,确保新增城镇就业4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以上。建设全龄友好包容社会。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推进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5个、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个,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提升至17.6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提升至69%。搭建青年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助力青年人才在简创新创业、追梦圆梦。加快推进妇幼保健规范化门诊建设,新增托育服务机构4家,每千人口拥有三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2.5个。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创建儿童友好试点社区1个。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临时救助“增项、扩面、提标”,建成镇(街道)关爱援助中心5个,构建“政府救助兜底负责,社会援助有效补充,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社会救助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