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重庆市)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6日)

  各位代表!成绩催人奋进,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清醒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高质量发展基础不牢,集聚辐射能力还有差距,财政运行压力较大,干部能力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仍有欠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举措加以解决,决不回避矛盾问题,决不延误发展机遇,决不辜负人民期望。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新一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黔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济转型升级的窗口期、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期、区域激烈竞争的突围期。区人民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五届市委历次全会、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区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走生态优先型、文旅融合型、区域协同型、城乡互动型高质量发展路子,加快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高水平打造“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奋力开启黔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这五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以打造“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为引领,做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两翼”支撑,提升宜居宜业宜游“三宜”水平,推动文旅美城、集散兴城、工业强城、开放活城“四城”建设迈上更高台阶,打造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区、山区、脱贫地区“五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万元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一是坚持开放协同。强化开放意识,扩大视野格局,放眼全国市场,在发展大局中找准方位,立足黔江实际,集聚资源要素,谋划产业发展,办好自己的事,做好利他的事,携手渝东南兄弟区县“融群”“进圈”“入局”,努力成为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高质量发展牵引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

  二是锐意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着力锻长板、补短板、破瓶颈。聚焦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启迪新思维、探索新模式、激发新活力,向项目要成效,向招商要实效,向预算要绩效,向国企要质效,以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三是突出目标集聚。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制定“机会清单”,选准重点产业,定了就干、干就干成、久久为功。分清轻重缓急,聚焦国市部署、区委要求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全力以赴办实办好。坚持“三性”标准,建立“负面清单”,坚决做到不该上的项目一个不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

  四是强化人才引领。加强干部培养历练,提升专业素养,增强谋划发展、破解难题的能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汇聚各类优秀人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强政策集成引领,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五是激励创先争优。建立真抓实干激励机制,为想干事、能干事者建平台。对标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全力冲刺全市先进、渝东南第一。树好考核导向,强化结果运用,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大力营造创先争优文化,让争先进位成为全区干部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任务。

  (一)着力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成投用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开工建设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力争开工黔万高铁和黔务、黔利高速公路。加快争取广垫忠黔铁路、黔永高速公路项目落地。打造武陵山区重要航空门户和旅游中转港,形成20条以上城市航线网,旅客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深度参与成渝地区优势产业协作,推动与广安、南充等地合作走深走实,探索建设飞地产业园。深入践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深化与重庆高新区对口协同,精准开展科技、人才、技术、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对接,高标准建设“重庆高新区·黔江产业合作示范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科技研发服务机构达到120家,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全面落实区第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围绕“五度”目标,聚焦“四城”建设,着力在“点上聚焦突破、面上持续发力”上下功夫,高水平打造“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

  (二)着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对易返贫致贫重点人群动态监测和及时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充分发挥农村“三变”改革、“三社”融合支撑作用,构建以“粮油桑猪”为主导、“烟果渔菌”为特色的产业体系,走好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生态化路子,打造200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00个。强化农业科技、装备和人才支撑,推动智慧农业建设。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提升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区镇村三级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打造数字乡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设宜居家园、涵养山水田园、打造幸福乐园,建成宜居村庄50个。建成干田堡至水市、沙坝至三塘、六道拐至新华、白石至黄溪等乡镇三级公路,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00公里,实现“1小时黔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率达到100%。提升乡村人才支撑。创立乡村振兴学院。完善人才下乡激励机制和政策体系,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万人以上,建成市级以上农业“星创天地”5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345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