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们坚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调动一切因素,汇聚磅礴力量,激发昂扬斗志,预计人均GDP达到14万元左右、居全区前列,我市获评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全区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被自治区推荐申报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地区,位居全国地级市信用综合指数第7名、民生发展百强第11名,城市荣誉数量多、成色足,含金量创历年之最。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疫情态势起伏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复杂、转型升级充满挑战的情况下,我们从最困难处着手,做最有力应对,朝最好方向努力,克难奋进、逆势前行,虽然部分经济指标未达预期,但经济运行持续回稳向好,实现了现实条件下能够达到的较好结果。成之惟艰、实属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乌海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基础不够牢固,稳增长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四多四少”产业结构尚未根本改变,新动能培育有待加强;资源环境要素约束趋紧,绿色低碳发展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改革创新支撑不足,营商环境仍需优化;生态治理任务依然艰巨,矿区整治等工作还需持续用力;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弱项,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待提升;部分领域风险隐患突出,社会治理弱项亟待加强;一些干部的作风能力还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三多三少三慢”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群众期待!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深化拓展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成效,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迈出新步伐,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乌海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篇章。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改善,能耗强度和减排指标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这些目标安排,贯彻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考量了动力支撑、压力承受的限度,充分衔接“十四五”规划目标,统筹兼顾需要与可能,有利于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有利于引导预期、提振信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是积极稳妥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决端正发展观念,做到“七个摒弃”、强化“七种意识”、把握“五个关系”,围绕目标要求,全力抓重抓大,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五个更大”:一是在推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更大成效。认清乌海所处历史方位,牢牢把握在全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职责使命,找准服务融入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找定位、做贡献,紧盯市委总体发展思路担重任、扛主责,以高质量发展的步步推进,赢得现代化建设的节节胜利,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在稳定经济增长上取得更大成果。聚焦稳住经济基本盘、稳定社会基本面,突出抓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抓住用好国家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等各方面政策机遇,主动对标政策谋产业、谋项目,积极对照政策找支持、找资金,优化完善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充分激发企业潜能、释放市场活力,努力把经济向好走势变成长期趋势。三是在推进两个转型上迈出更大步伐。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全力打造现代煤化工、硅基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精细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可降解材料5个超百亿级全产业链群,力争2025年工业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滨河二期开发、“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推动产业动能、城市功能同步提升,促进产业结构更优、城市品位更高。四是在公共服务保障上实现更大进展。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为民办实事清单制度,以推进“十大民生工程”为抓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发展更有“温度”,让民生更有“质感”。五是在补齐短板弱项上展现更大作为。紧紧抓住产业结构倚煤倚能倚重、资源环境要素制约趋紧、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不足等制约转型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以斗争精神瞄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以顽强韧劲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全力找到破解难题的发力点突破口,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以解决问题的实绩换取高质量发展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