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内蒙古)乌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日)

  (三)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要指示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乌海贡献。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质行动,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推动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不折不扣整改到位。抓好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坚定不移推动矿权整合和非煤矿山整合,全面推进37座绿色矿山建设、10处集中连片排土场和10座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和园区异味、臭氧污染综合治理行动,建设大气污染精细化监管系统,实施14个大气治理项目,推动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确保中心城区空气优良率不低于82.8%。加快建成区燃煤住户清洁取暖改造,争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坚决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实施清淤疏浚、岸线防护、滩区治理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黄河海勃湾滨河段护岸综合治理项目,着力打造黄河乌海段百里生态绿色廊道。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建设水污染预警溯源系统,加强工业废水、城乡污水治理,确保疏干水利用率、再生水回用率分别达到75%、67%。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实施地表水黄河分凌水综合利用等一批项目,确保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比2020年下降12%,着力打造深度节水型城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认真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完善以龙游湾为重点的湿地保护体系,加强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管理保护,积极争取我市列入国家、自治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全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深入开展“五个大起底”行动,抓好8个“半拉子”工程、20公顷闲置土地和126.7公顷批而未供土地起底处置,盘活4户僵尸企业,推动存量问题清仓见底。统筹盘活各类国有资产,让沉睡资源真正活起来、高效用起来。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实施能效对标和能效“领跑者”行动,开展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确保新建项目符合“十四五”能耗强度要求、达到能耗强度约束性目标,增添绿色发展新动能。大力推行“散改集”“油改电”“公转铁”和密闭管道运输等绿色运输方式,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2000辆,新建充(换)电站20座,推动充电桩小区全覆盖,探索建设集加油、加气、加氢、充电等功能于一体的“能源超市”。大力发展煤矸石、粉煤灰、化工废渣综合利用产业,着力打造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

  (四)坚持城乡融合,提升城市转型发展能级

  推进城乡互补、融合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下足“绣花”功夫、补齐短板弱项,促进城市“颜值”“品质”双提升,增强城市要素集聚力和人口吸附力。全力打造精品城市。突出“便民、利民、惠民”导向,全力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新增社区试点7个,配套完善爱心平价药品超市、蔬菜直通车等社区服务业态,让高品质的优质生活圈越扩越大。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编制棚户区改造计划,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27个,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790套,完成60个老旧小区、2482套棚户区和平房区住房改造,全面启动中心城区南部片区改造。更新供热、燃气等地下管网20公里,完善行洪排涝、防灾减灾等设施,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着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加快滨河二期开发,完善供热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公园等绿地,提速推进市公共文化中心、电力生产基地等项目,开展东片区开发前期工作,全力打造靓丽“城市客厅”。结合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扎实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鼓励沿街商户开展外立面改造,完成海勃湾区拆迁改造历史遗留死角清理工作,切实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实施智慧城管、智慧小区等信息惠民工程,推动重点区域通讯和WiFi信号无死角、全覆盖,着力创建自治区数字城市试验区,以数字“点亮”智慧未来。编制国土绿化规划,实施植物园、运动公园等公共绿地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建设一批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硬化绿化无物业管理小区裸露地面20万平方米以上,让群众畅享绿色福利。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开工建设G1816乌海至石嘴山段、S37乌海至宁东高速公路,加快推进S217海南区至平罗县(蒙宁界)、乌海至石嘴山铁路专线、G110磴口黄河大桥至海勃湾段改造等工程,统筹推进高铁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打造高铁站前广场,力争到2030年建成铁路专运线18条,着力打通互联互通“大动脉”。抓好滨河二期北部连接通道等项目,实施狮城大街、海北大街等道路更新改造工程,打通S318、车站路等断头路30条,着力畅通城市路网“微循环”。适时加密通往一、二线城市航线,架起对外经贸、旅游交流的“空中桥梁”。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试点打造一批年收入50—10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积极融入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速推进百亩“菜篮子”保供基地、肉牛标准化养殖等项目,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全域高标准农田。深耕特色精品农业,加快葡园绿道、设施葡萄种植基地等项目建设,鼓励葡萄种植企业升级开发葡萄酒文化体验、庄园休闲度假等功能,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扩大“乌海葡萄”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改造提升黄河西行客栈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布局实施民俗特色研学、休闲游乐体验等产品业态,力促农文旅深度融合。扎实推进4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深入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644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