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8日)

  四是加快建设高品质园区。按照打造生态优先示范区、转型发展创新区、集约集聚引领区、营商环境样板区“四区”定位,充分发挥呼伦贝尔经开区国家级开放平台作用,持续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强化智慧园区平台运行维护,力争完成化工集中区认定,加快推动牧机制造、储能电站、新能源基地及标准化厂房、综合管网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满洲里化工集中区和阿荣旗产业园化工园区认定,推进牙克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巩固园区优化整合成果,深化“区域评估+标准地”模式,全面提升园区亩均效益,加快园区调结构、转方式步伐,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探索市域“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飞地”利益分配机制,推动根河市、新左旗、鄂伦春旗、额尔古纳市等地区在“飞地经济”上实现破题,动态优化“飞地经济”政策,推动旗市区间“应飞尽飞”,走出一条“市域统筹、区域协作、抱团发展”新路子。

  (五)系统施治抓集约,持续开创内涵发展新境界。树牢“节约就是效益、减损就是增收”理念,持续在产业集聚、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上下功夫,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一是加快产业链式发展。聚焦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实行“双链长制”,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共同担任链长,全力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推动玉米、大豆、马铃薯产业延链强链,支持东北阜丰、齐鲁制药等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大豆主产区延长产业链,加快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引进淀粉类和主食类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力争玉米、大豆、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0亿元左右。推动肉牛肉羊产业优链精链,打造牧区农区养殖产业带,推进标准化基地和加工园区建设,力争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30亿元左右。做大做强奶业产业链,以阿荣旗为核心,辐射岭东各旗市,支持伊利乳业、塞尚乳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亿元左右。做大做强农牧业机械产业链,支持华德、蒙拓、瑞丰等农牧机械制造扩能升级,推动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迈入国内领先水平。做大做精林下产业链,推行“林+药+果+菌+草+禽畜”种养殖模式,新增中草药3万亩、红松林1.5万亩,改造榛子林3万亩,扶持2家龙头企业,带动投资3亿元,全力打造大兴安岭沿线地区林下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培育壮大生物制药产业链,完善中草药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支持松鹿制药、天利原等企业发展,培育引进“创新型”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亿元左右。做优做精文化旅游产业链,坚持文旅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加快文旅、体旅、农旅、林旅、科旅、康旅等深度融合,持续放大“一业兴、百业旺”乘数效应,把文化旅游打造成呼伦贝尔最具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产业。

  二是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坚持盘活存量、严控浪费,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深化“五个大起底”行动,加快处置开发区“僵尸企业”“僵尸项目”,力争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700亩、处置闲置土地1500亩,盘活销号所有“半拉子”工程。扎实做好“节地、节水、节能、节粮”四篇文章,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控城镇开发边界,有效利用农牧林区闲置宅基地,加快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出台《呼伦贝尔市地下水生态保护规划》,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再生水利用和城镇节水降损,力争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7.5%;全面实施用能预算管理,开展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粮食节约行动,推广先进节种播种和高效收获机械,加强粮食存储环节减损能力建设,加快节约高效储粮装具替代,提高粮食有效转化率,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坚决遏制粮食浪费。

  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扛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政治责任,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突出抓好呼伦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投资2.7亿元,完成15个保护治理项目年度建设任务;深入推进林(草)长制、河(湖)长制,加快大兴安岭森林生态廊道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改良修复、退牧还草等工程,治理450条侵蚀沟,规范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稳定,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持续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全面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落实,争创全区整改正面典型。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认真执行“三线一单”管控机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样板。我们将以持之以恒的战略定力,把呼伦贝尔绿色家底攒得更足、生态屏障筑得更牢。

  (六)聚焦民生强保障,不断增进各族群众新福祉。坚持人民至上,围绕群众所急所困所盼,千方百计纾困解难,想方设法办好民生实事,齐心协力加油干、共同奔向好日子。

  一是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完善和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就业促进“五大行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每个旗市区至少建设1处零工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创业园孵化基地规范建设,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00万元以上。开展欠薪预防整治专项行动,全力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提升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628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