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1月17日)

  做好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关键是要聚焦区委确定的“六区”“七新”目标要求,以科学的理念引领发展,以精准的措施推进发展,全力以赴把党代会既定的“规划图”“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抓牢抓实发展第一要务,紧盯“十大重点特色产业”,深挖潜力点、做强支撑点、厚植增长点,扩大产业规模,加快动能转换,提升发展质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我们要坚持创新发展、赶超争先,着眼全区争先进、立足全市作表率,面对难题动真碰硬、敢破善立,面对机遇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把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引向深入,勇做改革创新先锋。我们要坚持精准聚焦、高质高效,立足利通发展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大要素供给、服务供给、政策供给力度,注重措施精准化、投入集约化、效益最大化,力争一年一个新台阶,三年一个新变化,五年见到大成效。我们要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好当前和长远、发展和安全、政府和市场、城市和农村、全局和局部等关系,弹好钢琴、钉好钉子,集中力量抓大事,精准高效解难题,突破重点带整体,奋力谱写新时代利通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坚定不移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出“利通路径”。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前瞻布局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推动产业链与服务链、价值链精准衔接、深度融合。扩大现代农业竞争优势。坚持绿色高端融合化发展方向,围绕奶产业、肉牛肉羊、富硒农产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节水农业,建设一批生产基地、搭建一批服务平台、推广一批实用技术、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持续提升“吴忠牛乳”“中国亚麻籽油之乡”“利通果蔬”等区域品牌竞争力,形成“一园引领、板块优化、一廊集聚、多点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打造绿色农业示范区。加快五里坡、鸽堂沟奶牛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牛联网”“智慧奶业”,奶源基地、产品加工、乳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奶牛存栏达到35万头以上,建成300亿元奶产业高质量发展聚集区、国内领先的高端奶之乡核心区。实施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冷链储运体系建设等项目,打造优质标准化农产品产业示范园5个以上,绿色农产品基地占比达到30%以上、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高质量建成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5%以上。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强化产业协同、绿色转型、质量引领,全力补链延链强链,实施利通区养殖业“生态治理+智能光伏电站”示范基地、恒丰纺织50万锭纺纱、春升源2万吨调味品等项目,加快推动绿色食品、现代纺织、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仪器仪表、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协同发展,中小微特色工业企业组团发展,打造低碳经济样板区。支持和服务金积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力争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现代纺织三大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30亿元、30亿元、20亿元,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800兆瓦,建成西部现代纺织产业示范区、自治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持续实施“四大改造”,支持传统行业开展设备更新换代、技术迭代升级,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示范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0%,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左右。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立足“一城两带五组团”发展格局,深度挖掘黄河文化、早茶文化、田园文化价值内涵,实施乡村旅游提升、企业培大育强、旅游品牌创建、旅游人才培养“四大工程”,构建“美食体验+乡村旅游+民宿康养”一体化文旅发展新模式,打造西北美食之都、区域文旅康养消费中心,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优化中心城区、乡镇商业结构,实施高铁片区物流集散中心、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改造提升等项目。打造老城、滨河、高铁、金积“四大商圈”,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家政服务等新业态,贯通农村“电商平台+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50%以上。

  (二)坚定不移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构建新时代城乡发展新格局上打造“利通样板”。坚持把协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新局面。统筹城乡发展布局。聚焦先行区建设“一带三区”总体布局,依托“一河两岸、双城一体”发展格局,以市区为核心,以黄河、苦水河、慈善大道为纽带,以示范乡村为节点,因地制宜盘活用好各类资源,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空间,重点打造工业重镇、奶业大镇、物流强镇、旅游名镇、汽车小镇、商贸集镇、康养新镇等特色产业镇,形成“一核三带多点”的城乡融合发展布局。立足产业基础、文化底蕴、资源优势,创新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下乡进村”,加快集聚提升型村庄、城郊融合型村庄、整治改善型村庄、特色保护型村庄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成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黄河金岸宜居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量测水设施改造、水利信息化等项目,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大力发展壮大肉牛肉羊、设施果蔬等高效种养业,加快五里坡肉牛养殖基地、农业三产融合等项目建设,肉牛存栏达到15万头以上、肉羊饲养量达到91万只以上,特色经果林、瓜菜、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6万亩、6.5万亩、25万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和职业农民,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利益联结模式,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5家、自治区级10家,打造苦水河、新宁河、慈善大道沿线田园综合体。落实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健全动态监测和长效帮扶机制,持续提升移民群众收入水平,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美丽宜居家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老旧、安置小区改造力度,提升市容市貌、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深化拓展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大农村水、电、路、气、讯、暖、厕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力度,实施能源基础设施改造、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等项目,新建农村公路182公里,农村“空心房”动态清零,城乡垃圾分类治理、农村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建成高质量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以上。健全完善“笑脸积分制”等长效机制,实行市场化多元化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农村新风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224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