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彰显项目服务温度。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项目走,推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服务模式,对项目审批、立项、建设各环节全面梳理,列出责任清单,建立流程导引。扎实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编制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台账,逐个项目明确土地性质、用地预审、报征供应,按季度通报推进情况。充分放大产业引导基金、地方政府债券等资金效益,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建设。

  提高项目招商准度。坚持以招商结果论英雄、评实绩,健全招商引资考核激励体系,切实提高招商精准度、项目落地率,全年到位资金165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800万美元以上。突出以商招商,鼓励本地企业主动与大企业大集团对接合作,以资源引资产、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赢增量。突出延链招商,重点引进关键环节企业和上下游配套项目,力促九瀑飞天、中农现代智慧冷链园区、中欧国际物流港等项目落地开工。发扬奋力拼抢、艰苦创业精神,借鉴80年代汉中卷烟厂落地经验,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让更多大企业、好项目在南郑落户生根。

  (四)坚持消费引领,丰富三产业态,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

  做大城市经济体量。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扩面提质,抓好传统商圈改造升级,布局建设高端商业综合体、文化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精心培育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夜间经济,大力发展研学、旅居、医养等幸福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成长,招引研发设计、仓储物流企业落地,建立区级金融服务中心,支持金融机构增设分支或开展业务,大力发展资产评估、资信评级等中介组织。推动“网红经济”裂变发展,引入“创客+”概念,积极开展网红孵化、品牌塑造、直播带货,聚力打造大河坎江南东路电商聚集区、网络直播创业孵化基地。

  健全城乡商贸体系。按照TOD模式推进汉中市南枢纽建设,加快编制专项规划,谋划布局区域性冷链仓储配送基地,重点抓好龙岗互通式立交、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冷链物流等项目,吸引制造商、快递和零担物流等公司入驻。加强城乡商贸服务体系和专业市场建设,完善农村电商服务网络,大力实施“新网工程”,抓好新集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畅通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渠道,助推汉中大鲵、南郑藤编等更多农特产品走向大市场。

  做好全域旅游文章。顺应景区游向全域游、深度游、体验游转变趋势,推动“两山两湖一中心”建设提速、品质提升,实施汉山游客服务中心、红寺湖大孤山综合开发、南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让景区的活力更足。坚持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注重将特色农业、休闲民宿、文化体验等资源串珠成链,编制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工作规划,重点抓好龙头山旅游服务集散区提升改造、小坝至龙头山景区公路改扩建等项目。高标准打造5条旅游环线和5个观花海基地,创新策划线上活动,全网宣传营销推介,高质量打造“云上油菜花节”。

  (五)坚持三农为本,促进全面振兴,彰显美丽乡村新面貌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机制,加强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逐年完善安置点柴房、车库等设施,强化社会事务管理,有序推进去移民化。加强扶贫资产运营、管理和监督,确保资产安全运营、稳定收益。持续深化苏陕协作,推动产业合作、人才交流、劳务协作等迈向更高层次。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建设高台、新集、两河油菜制种示范基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搭建农业社会服务平台,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48万亩以上。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坚持以产业振兴为引领,实施基地提升、加工配套、品牌营销三大工程,推进农业产业链条化、园区化、绿色化发展。稳定茶叶种植面积,实施茶园提质改造工程,鼓励支持茶企合并重组联合做大,进一步拓展市场、做强品牌。连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精心打造濂水流域产业带,重点抓好濂水、协税、新集示范基地建设。提质发展食用菌、中药材、水果产业,配套建设保鲜库、冷链仓储和烘干设施,积极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推动产品、商品、工艺品蝶变转化,形成有种、有养、有加工的产业链条。支持汉中绿娇子、江南油脂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积极组建产业化联合体,促进经营主体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全年新发展茶园2000亩、食用菌600万袋、稻渔综合种养1万亩,改造提升果园2000亩。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厕所革命”,抓好道路提升、供水保障、电网升级、绿化美化“四大工程”。全年改造农村公路90公里,修复水毁公路60公里,改造农村卫生厕所3000座,治理濂水河堤防4公里。建成黄官、红庙、牟家坝3个镇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8处,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激发乡村内生活力。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推行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模式,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探索自主经营型、合作发展型、资产收益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坚持以文化振兴滋养群众精神家园,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一约五会”等载体,推广“院坝说事会”“道德积分银行”等做法,深化“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创建,引导群众抵制封建迷信、人情陋习,让清风正气充盈乡间沃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195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