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能力持续增强。湘江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等全省“四大实验室”布局新区,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等10个高端平台高效运行,国家、省级创新平台突破650家。直属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4.85%,居国家级新区第二。景嘉微高性能GPU芯片、高弹性低轨卫星网系统设计等省十大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专利授权量1.2万件,增长17%;软件著作权登记2.1万件;获评国家科技奖励2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全省第一。
科创主体竞相发展。深入实施“柳枝行动”、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866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家,总数达94家,居国家级新区第二;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14家,总数达2787家,居国家级新区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8.3%。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深化校地合作,推行“揭榜挂帅”,落户院士(团队)项目17个,全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302件,增长55%;完成科技成果转化682件,增长33%。
科创人才加速集聚。以创建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核心区为契机,完善政策支持、科技金融、法律咨询、场景应用等服务体系,举办路演、双创等活动350余场,新建研培基地30个、海外工作站10个。实施“千博万硕”引才工程,招揽博(硕)士3500余名。入选长沙市ABCD类高层次人才1395人,占全市48%。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6人,新区人才总量超80万,占常住人口比例为38%,高出全省28个百分点。
三是聚力开放新城建设,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推进理念、机制、方法创新,为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重大改革推进多点发力。试点“多规合一”改革,“三区三线”完成成果认定。国企国资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26项改革经验列入国家和省、市典型案例。湘江集团资产突破1000亿元,成功发行全省首单“类REITs”产品,湘江智能公司获全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推行“三集中三到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审批服务模式,“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推进。深化知识产权改革,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试点区。
营商环境优化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全面整合,率先全市开设“办不成事窗口”,140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要素审批服务优化改革、“零收费+上门办”服务新模式入选全省“放管服”改革“揭榜竞优”清单。常态化开展政企早餐会,实施“千名干部联千企”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1061个,落实减税降费80亿元,兑现各类政策扶持资金32亿元。开展“金芙蓉”跃升行动,全年新增上市企业5家,总数达51家,占全省的34%、全市的56%。
对外开放领域多向拓展。开放高地加速崛起,主动融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长沙信息产业园、海归小镇洋湖先行区纳入自贸联动协同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集聚效应凸显,成功举办第九届互联网岳麓峰会、第五届湘江金融峰会、第九届海归论坛等活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秘书处永久落户新区。外资外贸逆势上扬,山姆会员华中区域旗舰店开业,完成外商直接投资额25.2亿美元,占全省完成额72%,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实现外贸进出口额63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亿美元,收付汇企业数量与结汇率均领先全省。
四是聚力生态靓城建设,城乡融合展示新风貌。贯彻“四精五有”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区承载力和辐射力显著增强。
片区建设有序推进。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的湘江科学城扬帆起航,统筹布局“一轴两带六组团八片区”空间形态,牵引长株潭协同发展。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高铁西城加快建设,常益长高铁建成通车,枢纽门户初见雏形。梅溪湖国际新城提质升级,城市超级中轴双向舒展,城区西拓迈出坚实步伐。洋湖总部经济区内涵发展,近零碳示范展示区建成投运。观沙岭城市单元、新湘雅健康城等片区更新进展顺利,麓山国际二小建成开学,湘雅三医院周边环境焕然一新,城市界面更加整洁精致。
城市功能品质升级。“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面发力,长株潭城轨西环线一期、比亚迪云轨等项目交付试运行,长望路西延线等15条主次干道建成通车,暮坪湘江特大桥、梅浦联络线等项目加快建设。“电力630”项目加速攻坚,6个变电站建成运营,供电能力达190万千瓦,提升18.7%。深入实施“百街千巷”整治提质工程,精心打造白云路、周家巷等194条示范街巷,保持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市容秩序常态维护,城市环境更加清新、清洁、清爽。
生态本底全面筑牢。突出治气、治水、治土一体推进,12件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件全面销号。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点位片区协同治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1.4%。深化河(湖)长制,南园路水系、咸嘉湖片区、罗家湖泵站周边雨污分流改造完成,龙王港整治入选全省首批入河排污口整治典型案例,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铬盐厂土壤污染治理一期工程顺利验收,耕地安全利用任务超额完成,蓝天、碧水、净土成为新区的鲜明底色。
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坚决守护粮食安全,整治“非农化”“非粮化”,恢复耕地6052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基本完成,建成市级美丽宜居村庄66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40公里,建制村公交通达率100%,荣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白箬铺镇获评首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湘润农业荣升省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中联智慧、美食流等都市农业园加快建设,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增至28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人口年度增收14.7%。落实对口帮扶资金3300万元。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涌现集体经济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31个,和美乡村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