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五年变化有目共睹,五年奋斗凝聚艰辛,五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湖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历任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参与、支持、关心湖滨区发展的建设者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湖滨区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市场恢复缓慢,社会投资意愿不强,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经济结构亟需优化,制造业支撑能力较弱,服务业发展大而不强、层次不高,农业发展规模偏小、特色不鲜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城市建管任务繁巨,社区治理等基层基础比较薄弱,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事业还存在明显短板;重大风险防范应急能力仍需提升;政府能力作风建设有待加强,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等情况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积极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历史总是在继往开来中谱写,事业总是在接续奋斗中发展,梦想总是在创新实干中成就。今后五年是湖滨区质量变革、效率提升的“动能再造期”,是破障除弊、克难奋进的“改革攻坚期”,更是抢抓机遇、扬长补短的“赶超跨越期”。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区委决策部署,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实现大突破,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奋力开创湖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力争站上500亿元台阶;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等高质量发展指标稳居全市前列。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在提升发展动能上实现更大突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加快育主体、搭平台、聚人才,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型企业“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梯次培育,力争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倍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以上。“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劳动者技能素质不断提高,全区持证人员占从业人员的60%以上。以财税制度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为重点,深化全面改革战略,推动国有资本持续良性发展,年融资能力达到百亿元以上,国资公司主体信用评级达到AA+。以制度化开放战略为引领,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营商环境建设的制度体系更加成熟,综合评价走在全市前列。

  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实现更大突破。坚定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建设以易事特为龙头的新型储能装备产业园,打造百亿级储能产业集群;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装备制造、建筑材料、食品制造等传统产业与前沿技术、跨界创新“高位嫁接”、提质发展。深化优势再造战略,重塑服务业发展优势,依托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平台,重点培育崤山路以南核心商圈,推动商贸购物、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升级,着力发展中介、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打造黄河金三角区域服务中心。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深化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围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联通会兴古渡和三门峡大坝黄河文化产业园,融合沿线旅游资源,积极创建5A级景区,打造大河文明之旅精品文化线路第一站。

  三是坚持内外兼修,在提升城市品位上实现更大突破。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新区与旧城、建设与管理、“里子”与“面子”等协调发展,建设宜居、韧性、智能的现代化城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坚定不移按照东部片区“一年奠基、两年成型、三年见效、五年成势”的总体目标,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完善业态布局和功能配套,全力打造现代化城市建设新样板。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尽快完成上村、梁家渠村、师家渠村棚改项目安置房建设,涉及征迁群众全部回迁安置。持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统筹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老旧商区综合整治利用,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结合数字化转型战略,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体系,深化“四治”融合,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四是坚持共同富裕,在乡村全面振兴上实现更大突破。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方位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实施现代都市农业提升工程,全面推进蔬菜、林果、畜牧、花卉苗木等标准化生产,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产业,打造近郊乡村游憩地,树立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新标杆。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每村集体经济营收能力达到2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现四化”,90%以上行政村达到“四美乡村”标准。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乡村公民道德建设和移风易俗,农民精神风貌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12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