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南省)沁阳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二)坚定不移抓转型、强产业,在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做强现代工业。坚持工业强市主战略不动摇,大力实施“4321”工程,持续发展壮大头雁企业、优势产业,着力打造良好产业生态。鼓励龙佰新材料、河南超威、永续再生铅等企业积极延链、补链、强链,力争电池制造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鼓励晋控天庆、昊华宇航等企业,走高端化、绿色化道路,打造精细化工产业园;鼓励宏达钢铁、鸿利再生资源等企业扩大产能,建设绿色短流程钢铁产业链,打造系列化、规模化特钢产业园;鼓励广东兴发、天鹅铝业等企业,拉长铝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再生铝,持续扩大中高端产品规模,实现从原材料基地向终端产品制造基地转化。加快推进“四化改造”,力争全年完成改造45个,计划投资14.5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高端化改造15个,计划投资4.84亿元;服务化改造5个,计划投资1.61亿元;智能化改造10个,计划投资3.22亿元;绿色化改造15个,计划投资4.83亿元。做优现代农业。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完成37万亩稳定耕地保护任务和1.4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园区建设,打造集农、林、畜新品种选育、展示和推广示范为一体的综合研发中心;做大做强驴肉+怀药+头饰加工等优势产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依托酒、艾草、瓜果、蔬菜等特色产品,积极培育沁南高效农业园区。深入开展绿色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申报工作,力争全年14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成功申报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做活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现代物流、健康养老、节会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健全完善城区商业体系,合理布局农贸市场、商超餐娱等商业设施,推动生产服务集聚化、生活服务便利化。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深挖神农文化、怀府文化、丹河峡谷等优势资源,推动全市高能级文旅纵深发展。持续提升神农山、二仙庙等景区品质,积极做好黑陶小镇3A景区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精细化开发“四大怀药”种植炮制、黑陶、漆器等古法工艺,变文化遗存为文化财富。深度挖掘宋学义故居、杨介人故居、沁阳第一党支部旧址等红色资源,积极谋划博物馆新馆、怀商文化苑、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聚焦省、焦作市“建设休闲康养基地”“南太行山水”等旅游发展定位,坚持规划引领,积极将丹河电厂开发与《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焦作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相衔接,努力做到电厂开发与九渡水库、沁丹路、南太行高速建设及周边资源禀赋相配套。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紧盯全国文旅行业领军企业,纵深推进丹河电厂综合开发建设。

  (三)锲而不舍抓统筹、夯基础,在城乡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规划引领。严格落实“十四五”规划,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开发片区详细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启动《沁阳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推进《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报批,提高规划水平,增强规划刚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构建便捷交通。围绕打造“一环一站四纵四横”路网格局,服务好沿太行高速沁阳段、沁伊高速建设;积极争取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沁阳站项目、S230南太行旅游公路定线实施,沁伊高速菏宝至沿太行高速段列入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G327连固线(新济路)改建工程省厅立项;力争菏宝高速沁阳东站、S308(沁伏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完成S236(常付路)大修工程;9月底完成S237(沁工路)南段建设,打通沁阳至连霍高速新通道。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推进新一轮城市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城市双修”,增加城市园林节点,优化城市路网,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集中供热主管网二期、天鹅湖和护城河提升改造、窨井设施病害整治以及小浪底北岸灌区蔡湾调蓄池、城区河湖水系治理等工程,实施中兴路、怀府路西延等道路修建,加快香港街、沁园路等5条道路雨污管网改造进度,探索消化积存垃圾,完成19个老旧小区和13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以争创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持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市容环境整治等行动,努力让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安居。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垃圾治理、环卫、供水等一体化建设步伐,完成农村改厕3640户及95个村街、249公里道路硬化修缮。加快推进沁南、沁北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力争通过1—2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市平原地区城乡供水一体化。深入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谋划推进沁阳市污水管网延伸和污水废气除臭工程,确保“十四五”期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5%。统筹家庭农场、精致乡村建设,力争新增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家、精致乡村15个,积极争创乡村振兴示范市。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紧盯脱贫人口和“三类监测对象”,积极抓好教育、医疗、住房等帮扶,持续加大衔接资金投入力度,纵深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矢志不渝抓改革、优环境,在服务效能上实现新突破。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坚持以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加快省、市、县三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推进“信易+”场景应用,争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医保制度改革,争创省级医共体工作示范区;试点推进基层卫生院、养老院医养一体化改革,让困难群众在一个院里实现“有病治病、无病养老”。持续推动“双减”“高考”“县管校聘”“民办教育”等改革政策落地,确保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在5%以内。以更高标准优化环境。严格按照《1+21营商环境提升方案》,聚焦获得电力、获得用水、获得信贷、政务服务等短板弱项,创新推进举措,加大优化力度,逐步补齐短板、缩小差距,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认真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和货币政策直达工具,研究出台支持企业纾困解难一揽子政策,积极营造良好惠企利企环境。持续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全面落实“八个深化”“五个抓好”要求,全力打通政企服务“中梗阻”,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经济发展更有活力。以更强举措保障要素。土地方面,深入开展“百园增效”行动,牢筑“亩均论英雄”理念,设置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等约束性指标,强力推进历史上形成的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土地处置盘活工作,力争全年盘活低质低效土地2000亩以上。电力方面,持续加大电网投资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增量配电网试点建设。建立“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用电全过程跟踪问效机制,成立工业园区供电柔性服务组织,全面提升服务质效,打造一流电力环境。水资源方面,积极实施“五水综改”,持续优化沁北管线、逍遥供水管线等水务运营,新增丹河、南水北调水指标2100万m3,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水资源服务。能源方面,从严规范全市供气市场,合理调控燃气价格,确保企业用安全的气、用质优价廉的气。采取市场化模式统筹现有热力资源,切实增大汽量、降低汽价,更好服务企业发展。金融服务方面,深入开展“引金入沁”“投资机构走进沁阳”等系列金融助企活动,持续完善“政、银、企、担、保、投”六位一体金融服务新生态,争创河南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117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