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南省)延津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六)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查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巩固农耕房、大棚房整治成效,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1.36万亩,抓好70万亩全域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35万亩以上。做好农资产品保价稳供,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实现小麦和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县域全覆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高标准完成全域现代农业规划编制。进一步提升“中国第一麦”品牌效应,做优“优质小麦全产业链典型县”。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载体作用,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格局,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做优石婆固瓜果、魏邱辣椒、僧固蔬菜等特色产业,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总量达到2600家。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继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天然气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转运等项目。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建成“美丽农村路”30公里以上。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开展清脏、治乱、增绿、点亮、美化、管护“六大行动”。建成省级沿黄森林乡村示范村2个、市级“森林乡村”12个、“花园式庭院”36个。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深入开展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抓好农村宅基地改革,加强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规范管理,加快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深化推动“三变五合”改革,巩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成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基层供销社综合改革,打造服务“三农”的综合平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有序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振兴,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早干预。持续推进“2+N”“党建+金融”农业产业帮扶模式,实施总投资4300万元的10个产业帮扶项目,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七)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提升大数据服务监管体系,加快政务数据“聚、存、通、管、用”,扎实推进“一网通办”“一网通管”,加快政府数治转型,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数据归集等“8个100%”。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压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市场开发、法治监管、生态生活、亲清政商等五大环境提升工程。健全完善“首席服务官”派驻企业制度,深入开展民营企业“两个健康”行动和“一联三帮”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电信网络诈骗等行为,持续发挥“12345”热线作用,推动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市前列。

  深化重点改革。推动县投资集团与央企、省企、金融机构对接合作,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深入推进县乡财税管理体制、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一批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改革,打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障碍。扎实推进殡葬改革,火化率稳步提升,群众文明祭祀之风逐渐浓厚。

  扩大开放招商。瞄准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四张图谱”,开展“四个遍访”,抓好江苏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锂、山东申胜熟食、万邦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跟踪,全年至少引进落地1个10亿元以上或3个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坚持客户思维、市场思维、资本思维,加强与风投、创投等机构合作,采用基金招商等方式,力争引进龙头型、总部型、基地型、集群型重大项目。充分利用延津籍在外人士的人脉、企业等各种资源,落实全员招商政策,开展全员招商,重点在引进建筑业、金融保险后台等总部型企业上求突破。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引进5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

  (八)加快生态环境治理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环境准入,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筑牢环境管理基础。持续加大扬尘(源)、工业(源)、移动源、农业面源等多污染源综合管控,落实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做好站点周边精细化管控工作,保障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工作,坚决遏制“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警长制,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和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完成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启动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划定和规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推进规范化建设,确保水质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依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破坏环境行为,维护土壤环境安全。确保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新建项目效能准入,坚决杜绝“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培育低碳高效产业、绿色产业,系统推进重点领域和行业绿色转型。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开展“光盘”行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和“限塑”行动,创建低碳型社会。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新增植树造林2000亩,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115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